《游子行》 聶夷中
萱草生堂階,游子行天涯。
慈親倚門望,不見萱草花。
慈親倚門望,不見萱草花。
分類:
作者簡介(聶夷中)
聶夷中,字坦之,河東人,一說為河南人。咸通十二年(871)登第,官華陰尉。到任時,除琴書外,身無余物。其詩語言樸實,辭淺意哀。不少詩作對封建統治階級對人民的殘酷剝削進行了深刻揭露,對廣大田家農戶的疾苦則寄予極為深切的同情。代表作有《詠田家》、《田家二首》、《短歌》、《早發鄴北經古城》、《雜怨》等,其中以《詠田家》和《田家二首》(其一)流傳最廣(《田家二首》(其二)后人多認定為李紳的作品,故不提)。
《游子行》聶夷中 翻譯、賞析和詩意
譯文:
萱草在庭院的階梯上生長,
游子漫步在陌生的天涯。
慈親倚在門口凝望,
卻看不到萱草的花朵。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游子離鄉背井的場景。游子在陌生的地方徘徊,思念著家鄉的親人。詩中提到的萱草象征著家園,而作者愛人的倚門凝望象征了親情的牽掛。然而,他們的期盼卻無法得到滿足,無法看到家鄉的繁花。
賞析:
《游子行》是唐代詩人聶夷中的一首抒情詩。通過描述游子離鄉的景象,揭示了離別之苦和思鄉之情。詩人巧妙地運用了景物的象征意義,如萱草和慈親倚門,以表達對家鄉的眷念和思念之情。整首詩簡潔明快,用詞簡練,情感真摯,給人以深刻的印象。它既表達了游子的孤獨和思鄉之情,也折射出離鄉背井者的身臨其境的無助和不解。這首詩詞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和共鳴力,也反映了唐代社會中流離失所的人們的心境。
《游子行》聶夷中 拼音讀音參考
yóu zǐ xíng
游子行
xuān cǎo shēng táng jiē, yóu zǐ xíng tiān yá.
萱草生堂階,游子行天涯。
cí qīn yǐ mén wàng, bú jiàn xuān cǎo huā.
慈親倚門望,不見萱草花。
網友評論
更多詩詞分類
* 《游子行》專題為您介紹游子行古詩,游子行聶夷中的古詩全文、翻譯備注、注釋釋文、拼音讀音、品鑒賞析、古詩詩意以及網友評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