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門·愍帝》 周曇
耕牛吃盡大田荒,二兩黃金糴斗糧。
御粥又聞無麴屑,不降胡虜奈饑腸。
御粥又聞無麴屑,不降胡虜奈饑腸。
分類:
《晉門·愍帝》周曇 翻譯、賞析和詩意
《晉門·愍帝》是唐代詩人周曇創作的一首詩詞。原文如下:
耕牛吃盡大田荒,二兩黃金糴斗糧。
御粥又聞無麴屑,不降胡虜奈饑腸。
詩詞的中文譯文為:
農民的耕牛吃光了大田的莊稼,二兩黃金才能換來一斗糧食。
皇家的粥里又聽不到麴屑的聲音,這樣的困境下,胡虜們又如何應對饑餓。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動蕩時期的社會景象。作者以耕牛吃盡農田莊稼來象征國家困境,二兩黃金才能換來一斗糧食則表現了糧食的稀缺與貴重。而"御粥又聞無麴屑"則揭示了皇室貧瘠的生活,并暗示王朝內部管理的不善。最后兩句"不降胡虜奈饑腸"則表現了國家陷入戰亂時,官員與民眾共同面臨的困境。整首詩通過對社會現象的描摹,表達了作者對時代不幸和懷念的感慨,以及對國家振興的期盼。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刻畫了當時社會的困境和人民艱難的生活。語言中富有對比,通過對耕牛與黃金、御粥與麴屑的對比,突出了社會的貧富差距和荒廢。通過"不降胡虜奈饑腸"這句話,表達了對國家前途的憂慮,展現了作者對時局的深刻觸動。整首詩以細膩入微、簡潔有力的描寫,使詩人對時代和人民的懷念之情更加深刻,同時也引起讀者對社會問題的關注。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以簡約的語言和鮮明的形象,展現了作者對當時社會困境的憂慮和對國家的擔心,對時代的唏噓和對國家振興的渴望。
《晉門·愍帝》周曇 拼音讀音參考
jìn mén mǐn dì
晉門·愍帝
gēng niú chī jǐn dà tián huāng, èr liǎng huáng jīn dí dòu liáng.
耕牛吃盡大田荒,二兩黃金糴斗糧。
yù zhōu yòu wén wú qū xiè, bù jiàng hú lǔ nài jī cháng.
御粥又聞無麴屑,不降胡虜奈饑腸。
網友評論
更多詩詞分類
* 《晉門·愍帝》專題為您介紹晉門·愍帝古詩,晉門·愍帝周曇的古詩全文、翻譯備注、注釋釋文、拼音讀音、品鑒賞析、古詩詩意以及網友評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