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鬘(秋)》 朱淑真
蛩吟唧唧添蕭索。
_枕背燈眠。
月和殘夢圓。
起來鉤翠箔。
何處寒砧作。
獨倚小闌干。
逼人風露寒。
作者簡介(朱淑真)

朱淑真(約1135~約1180),號幽棲居士,宋代女詩人,亦為唐宋以來留存作品最豐盛的女作家之一。南宋初年時在世,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縣),《四庫全書》中定其為“浙中海寧人”,一說浙江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生于仕宦之家。夫為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睦,終致其抑郁早逝。又傳淑真過世后,父母將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無定論。現存《斷腸詩集》、《斷腸詞》傳世,為劫后余篇。
《菩薩鬘(秋)》朱淑真 翻譯、賞析和詩意
《菩薩鬘(秋)》是宋代朱淑真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秋聲乍起梧桐落。
秋天的聲音突然響起,梧桐樹的葉子紛紛落下。
蛩吟唧唧添蕭索。
蟋蟀嘶鳴聲聲,增添了凄涼寂寞的氣氛。
_枕背燈眠。月和殘夢圓。
半枕靠在背上,躺在床上入眠。月亮和殘存的夢境一起圓滿。
起來鉤翠箔。何處寒砧作。
起身拉開窗簾,鉤起翠綠的簾幕。在何處傳來寒冷的蟋蟀聲?
獨倚小闌干。逼人風露寒。
獨自倚靠在小門前的門扇上,刺人的寒風和露水逼人。
這首詩詞以秋天的景象為背景,表達了孤寂凄涼的情感。作者通過描繪梧桐樹的葉落、蟋蟀的鳴叫聲和寒冷的風露,將秋天的寂寥與詩人的心境相融合。詩中的主人公在寒冷的秋夜中獨自倚靠在小門前,感受著風露的侵襲,情感上也變得孤獨和凄涼。
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秋天的景象,通過對自然景物的刻畫,表現出作者內心的孤獨和凄涼情感。讀者在品味這首詩詞時,可以感受到秋天的寂寥和詩人的心境,體味到孤獨與凄涼的情感。
《菩薩鬘(秋)》朱淑真 拼音讀音參考
pú sà mán qiū
菩薩鬘(秋)
qiū shēng zhà qǐ wú tóng luò.
秋聲乍起梧桐落。
qióng yín jī jī tiān xiāo suǒ.
蛩吟唧唧添蕭索。
zhěn bèi dēng mián.
_枕背燈眠。
yuè hé cán mèng yuán.
月和殘夢圓。
qǐ lái gōu cuì bó.
起來鉤翠箔。
hé chǔ hán zhēn zuò.
何處寒砧作。
dú yǐ xiǎo lán gān.
獨倚小闌干。
bī rén fēng lù hán.
逼人風露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