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 吳潛
□□□□□□酒。
□□深,碎蕊殘萼都收,歸簟枕,誰道梔橐敢就。
月邊偏愛惜,冰玉肌膚,應對姮娥共搔首。
疑怪得中原,訛道天花,胡塵后、可堪懷舊。
且海國、浮沈醉花心,喜近日烽煙,漸消亭候。
作者簡介(吳潛)

吳潛(1195—1262) 字毅夫,號履齋,宣州寧國(今屬安徽)人。寧宗嘉定十年(1217)舉進士第一,授承事郎,遷江東安撫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為參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封崇國公。次年罷相,開慶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為左丞相,封慶國公,后改許國公。被賈似道等人排擠,罷相,謫建昌軍,徙潮州、循州。與姜夔、吳文英等交往,但詞風卻更近于辛棄疾。其詞多抒發濟時憂國的抱負與報國無門的悲憤。格調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齋遺集》,詞集有《履齋詩余》。
《洞仙歌》吳潛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是《洞仙歌》,作者是宋代的吳潛。由于詩詞中的內容部分缺失,無法給出完整的中文譯文。不過,我可以解釋一下詩詞的意境和賞析。
《洞仙歌》描繪了一個仙境般的場景,充滿了浪漫和幻想的元素。詩人通過描寫美麗的景色、華麗的宴飲和仙女般的女子來營造出一種神秘的氛圍。
詩詞中提到了"□□□□,□□□□瘦",這里的內容部分缺失,無法確定具體描寫的是什么。接著描述了"□□□□□□酒",可以推測是在描寫美酒的情景。
接下來,詩人描述了一個美麗的女子,她的容貌如冰玉一般,被月光所照耀。她應對著仙女姮娥一起梳妝打扮,展現出一種神秘和嬌美的形象。
詩中還提到了中原、天花和胡塵,這些元素可能是在描寫歷史的變遷和歲月的流轉。詩人表達了對過去時光的懷念和對逝去的歲月的感慨。
最后的幾句描述了海國的浮沉、花的醉心和烽煙的漸消。這里可能表達了對戰亂和動蕩時期的期盼,希望能夠迎來和平與安寧。
總的來說,《洞仙歌》通過浪漫的描寫和幻想的元素,營造出一個神秘、美麗的仙境。詩人通過對美酒、美女和歷史變遷的描繪,表達了對美好時光的懷念和對和平安寧的期盼。
《洞仙歌》吳潛 拼音讀音參考
dòng xiān gē
洞仙歌
, shòu.
□□□□,□□□□瘦。
jiǔ.
□□□□□□酒。
shēn, suì ruǐ cán è dōu shōu, guī diàn zhěn, shuí dào zhī tuó gǎn jiù.
□□深,碎蕊殘萼都收,歸簟枕,誰道梔橐敢就。
yuè biān piān ài xī, bīng yù jī fū, yìng duì héng é gòng sāo shǒu.
月邊偏愛惜,冰玉肌膚,應對姮娥共搔首。
yí guài de zhōng yuán, é dào tiān huā, hú chén hòu kě kān huái jiù.
疑怪得中原,訛道天花,胡塵后、可堪懷舊。
qiě hǎi guó fú shěn zuì huā xīn, xǐ jìn rì fēng yān, jiàn xiāo tíng hòu.
且海國、浮沈醉花心,喜近日烽煙,漸消亭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