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馬嵬·其二》 李商隱

    海外徒聞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聞虎旅傳宵柝,無復雞人報曉籌。
    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
    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
    分類: 愛情諷刺

    作者簡介(李商隱)

    李商隱頭像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于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馬嵬·其二翻譯及注釋

    翻譯
    徒然聽到傳說,海外還有九州,來生未可預知,今生就此罷休。
    空聽到禁衛軍,夜間擊打刀斗,不再有宮中雞人,報曉敲擊更籌。
    六軍已經約定,全都駐馬不前,遙想當年七夕,我們還嗤笑織女耕牛。
    如何歷經四紀,身份貴為天子,卻不及盧家夫婿,朝朝夕夕陪伴莫愁。

    注釋
    ①戰國時齊國的鄒衍曾宣揚“大九州”之說,聲言除中國的九州外,海外還有九個同樣的“九州”。
    楊貴妃死后,有術士說在海外的仙山找到了她,并帶回金釵之類的裝飾物給唐玄宗看。這句有諷刺唐玄宗
    癡心空想的意思。徒聞,空聞,指沒有根據的傳聞。
    ②傳說唐玄宗和楊貴妃曾誓約“世世為夫妻”。這句是說,不管來生怎樣,今生的夫妻緣分已經斷了。
    ③虎旅,指跟隨唐玄宗赴蜀的禁衛軍。宵柝,夜間巡邏時用的梆子。
    ④雞人:皇宮中報時的衛士。漢代制度,宮中不得畜雞,衛士候于朱雀門外,傳雞唱。籌:計時的用具。
    ⑤天寶十五年(756)六月十四日,隨唐玄宗西行的軍隊在馬嵬驛嘩變,殺死楊國忠,并要求殺死楊貴妃。
    ⑥當年李、楊在長生殿盟誓恩愛,朝朝暮暮,還笑話天上的牛郎織女一年只能相會一個夜晚。
    ⑦四十八年。古人以木星繞日一周(十二年)為一紀。玄宗實際在位四十五年。
    ⑧南朝樂府歌辭《河東之水歌》:"莫愁十三能織綺,十四采桑南陌頭,十五嫁為盧家婦,十六生兒字阿
    侯。"此以平民女子莫愁婚嫁生活的幸福與帝、妃的愛情悲劇對比。

    馬嵬·其二解析

      這是一首政治諷刺詩,鋒芒指向了李唐前朝皇帝唐玄宗。

      一開頭夾敘夾議,先用“海外”“更九州”的故事概括方士在海外尋見楊妃的傳說,而用“徒聞”加以否定。“徒聞”者,徒然聽說也。意思是:玄宗聽方士說楊妃在仙山上還記著“愿世世為夫婦”的誓言,“十分震悼”,但這有什么用?“他生”為夫婦的事渺茫“未卜”;“此生”的夫婦關系卻已分明結束了。怎么結束的,自然引起下文。

      次聯用宮廷中的“雞人報曉籌”反襯馬嵬驛的“虎旅傳宵柝”,昔樂今苦、昔安今危的不同處境和心情已躍然紙上。“虎旅傳宵柝”的逃難生活很不安適,這是一層意思。和“雞人報曉籌”相映襯,暗示主人公渴望重享昔日的安樂,這又是一層意思。再用“空聞”和“無復”相呼應,表現那希望已幻滅,為尾聯蓄勢,這是第三層意思。“虎旅傳宵柝”本來是為了巡邏和警衛,而冠以“空聞”,意義就適得其反。從章法上看,“空聞”上承“此生休”,下啟“六軍同駐馬”。意思是:“虎旅”雖“傳宵柝”,卻不是為了保衛皇帝和貴妃的安全,而是要發動兵變了。正因為如此,才“無復雞人報曉籌”,李、楊再不可能享受安適的宮廷生活了。

      第三聯的:“此日”指楊妃的死日。“六軍同駐馬”與白居易《長恨歌》“六軍不發無奈何”同意,但《長恨歌》緊接著寫了“宛轉蛾眉馬前死”,而“此日”即倒轉筆鋒追述“當時”。“當時”與“此日”對照、補充,不僅其意自明,而且筆致跳脫,蘊含豐富,這叫“逆挽法”。玄宗“當時”七夕與楊妃“密相誓心”,譏笑牽牛、織女一年只能相見一次,而他們兩人則要“世世為夫婦”,永遠不分離,可在遇上“六軍不發”的時候,結果又如何?兩相映襯,楊妃賜死的結局就不難于言外得之,而玄宗虛偽、自私的精神面貌也暴露無遺。同時,“七夕笑牽牛”是對玄宗迷戀女色、荒廢政事的典型概括,用來對照“六軍同駐馬”,就表現出二者的因果關系。沒有“當時”的荒淫,哪有“此日”的離散?而玄宗沉溺聲色之“當時”,又何曾慮及“賜死”寵妃之“此日“!行文至此,尾聯的一句已如箭在弦。

      尾聯也包含強烈的對比。一方面是當了四十多年皇帝的唐玄宗保不住寵妃,另一方面是作為普通百姓的盧家能保住既“織綺”、又能“采桑”的妻子莫愁。詩人由此發出冷峻的詰問:為什么當了四十多年的皇帝唐玄宗還不如普通百姓能保住自己的妻子呢?前六句詩,其批判的鋒芒都是指向唐玄宗的。用需要作許多探索才能作出全面回答的一問作結,更豐富了批判的內容。

    《馬嵬·其二》李商隱 拼音讀音參考

    mǎ wéi qí èr
    馬嵬·其二

    hǎi wài tú wén gèng jiǔ zhōu, tā shēng wèi bǔ cǐ shēng xiū.
    海外徒聞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kōng wén hǔ lǚ chuán xiāo tuò, wú fù jī rén bào xiǎo chóu.
    空聞虎旅傳宵柝,無復雞人報曉籌。
    cǐ rì liù jūn tóng zhù mǎ, dāng shí qī xī xiào qiān niú.
    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
    rú hé sì jì wèi tiān zǐ, bù jí lú jiā yǒu mò chóu.
    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

    網友評論

    馬嵬(wéi):地名,楊貴妃縊死的地方。《通志》:“馬嵬坡,在西安府興平縣二十五里。”《舊唐書·楊貴妃傳》:“安祿山叛,潼關失守,從幸至馬嵬。禁軍大將陳玄禮密啟太子誅國忠父子,既而四軍不散,曰‘賊本尚在’。指貴妃也。帝不獲已,與貴妃訣,遂縊死于佛室,時年三十八。”
    這是一首政治諷刺詩,鋒芒指向了李唐前朝皇帝唐玄宗。  一開頭夾敘夾議,先用“海外”“更九州”的故事概括方士在海外尋見楊妃的傳說,而用“徒聞”加以否定。“徒聞”者,徒然聽說也。意思是:玄宗聽方士說楊妃在仙山上還記著“愿世世為夫婦”的誓言,“十分震悼”,但這有什么用?“他生”為夫婦的事渺茫“未卜”;“此生”的夫婦關系,卻已分明結束了。怎么結束的,自然引起下文。

    更多詩詞分類

    * 《馬嵬·其二》專題為您介紹馬嵬·其二古詩,馬嵬·其二李商隱的古詩全文、翻譯備注、注釋釋文、拼音讀音、品鑒賞析、古詩詩意以及網友評論信息。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