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一》 惠能
菩提本非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
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
分類:
作者簡介(惠能)

惠能(638年-713年),俗姓盧氏,唐代嶺南新州(今廣東新興縣)人。佛教禪宗祖師,得黃梅五祖弘忍傳授衣缽,繼承東山法門,為禪宗第六祖,世稱禪宗六祖。唐中宗追謚大鑒禪師。著有六祖《壇經》流傳于世。是中國歷史上有重大影響的佛教高僧之一。惠能禪師的真身,供奉在廣東韶關南華寺的靈照塔中。
【注釋】:
有兩道詩偈與禪宗分裂為南北二宗的一段歷史關系密切,此偈便是其一(另一偈見后文述)。
一日禪宗五世祖弘忍宣布以作偈選法嗣。先是首座弟子神秀作偈〖見本書:唐五代.神秀.偈一(身是菩提樹)及其注解〗,該偈不能令弘忍完全滿意;后有一個不識字的舂米行者叫慧能的,請人代筆寫出此偈。菩提 、明鏡并非子虛,慧能在偈中卻偏要說是“本來無一物”,從禪宗“空、無”觀點來看,慧能此偈的確比神秀的見解高出許多;加之因不識字,更顯慧能“頓悟”之難能可貴,弘忍遂臨時決定以慧能為法嗣,秘密給慧能講《金剛經》、傳木棉袈裟并令他急速逃回廣東原籍(新州,今新興縣)。
有兩道詩偈與禪宗分裂為南北二宗的一段歷史關系密切,此偈便是其一(另一偈見后文述)。
一日禪宗五世祖弘忍宣布以作偈選法嗣。先是首座弟子神秀作偈〖見本書:唐五代.神秀.偈一(身是菩提樹)及其注解〗,該偈不能令弘忍完全滿意;后有一個不識字的舂米行者叫慧能的,請人代筆寫出此偈。菩提 、明鏡并非子虛,慧能在偈中卻偏要說是“本來無一物”,從禪宗“空、無”觀點來看,慧能此偈的確比神秀的見解高出許多;加之因不識字,更顯慧能“頓悟”之難能可貴,弘忍遂臨時決定以慧能為法嗣,秘密給慧能講《金剛經》、傳木棉袈裟并令他急速逃回廣東原籍(新州,今新興縣)。
《偈一》惠能 拼音讀音參考
jì yī
偈一
pú tí běn fēi shù,
菩提本非樹,
míng jìng yì fēi tái
明鏡亦非臺;
běn lái wú yī wù,
本來無一物,
hé chǔ rǎn chén āi?
何處染塵埃?
網友評論
更多詩詞分類
* 《偈一》專題為您介紹偈一古詩,偈一惠能的古詩全文、翻譯備注、注釋釋文、拼音讀音、品鑒賞析、古詩詩意以及網友評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