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島山》 劉倓
軋軋筍輿過翠微,路經蓬島鎖云霏。
雨從半嶺巖窩出,云在行人腳下飛。
雨從半嶺巖窩出,云在行人腳下飛。
分類:
《蓬島山》劉倓 翻譯、賞析和詩意
《蓬島山》是劉倓所創作的一首宋代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及對其詩意和賞析的解析:
蓬島山
軋軋筍輿過翠微,
路經蓬島鎖云霏。
雨從半嶺巖窩出,
云在行人腳下飛。
譯文:
卷起篷帆的竹輿軋軋地行駛在翠微的水面上,
行進的路經過蓬島,鎖住了云霧飄渺之景。
雨從山脊的一半巖窩中涌出,
云卻在行人的腳下自由地飛翔。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一幅山水畫面,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和對人生的思考。
詩的第一句描述了一輛筍輿(裝有篷帆的竹船)在翠綠的水面上緩慢行駛的景象,悠然神態之間充滿和諧與美感。
第二句寫到了路途經過蓬島,蓬島因云霧繚繞而呈現一種神秘與飄渺之感,仿佛鎖住了云霏的景象。這里的蓬島可解讀為意境深沉、遙遠而神奇的地方,象征著詩人對于遠方的向往與渴望。
隨后,詩的下半部分表現了一種天地的逆轉。雨水卻不是從云中降落,而是從山脊的巖窩中涌出,形成清新的山雨。與此同時,行人的腳下卻飛翔著白云,描繪出云在行人腳下飛舞的景象。這里的逆轉描繪了人與自然的關系,表達了詩人對于自然力量的欽佩與敬畏。
整首詩以簡潔而自然的語言,通過對景物的刻畫,展現了山水之美,弘揚了宋代“山水田園”的文化特色。同時,通過對自然的描繪,也啟示了人們對自然的敬畏和對生命意義的思考。詩詞的節奏明快,意境清新,給讀者帶來了一種靜謐而愉悅的感受。
《蓬島山》劉倓 拼音讀音參考
péng dǎo shān
蓬島山
yà yà sǔn yú guò cuì wēi, lù jīng péng dǎo suǒ yún fēi.
軋軋筍輿過翠微,路經蓬島鎖云霏。
yǔ cóng bàn lǐng yán wō chū, yún zài háng rén jiǎo xià fēi.
雨從半嶺巖窩出,云在行人腳下飛。
網友評論
更多詩詞分類
* 《蓬島山》專題為您介紹蓬島山古詩,蓬島山劉倓的古詩全文、翻譯備注、注釋釋文、拼音讀音、品鑒賞析、古詩詩意以及網友評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