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來書信手拈著,燈下姿姿觀覷了。兩三行字真帶草,提起來越心焦。一半兒絲挦一半兒燒[1]。
別來寬褪縷金衣,粉悴煙憔減玉肌,淚點兒只除衫袖知。盼佳期,一半兒才干一半兒濕。
鴉瓴般水鬢似刀裁,小顆顆芙蓉花額兒窄。待不梳妝怕娘左猜。不免插金釵,一半兒蓬松一半兒歪。
書來和淚怕開緘,又不歸來空再三。這樣病兒誰慣耽?越恁瘦巖巖。一半兒增添一半兒減。
海棠紅暈潤初妍,楊柳纖腰舞自偏。笑倚玉奴嬌欲眠。粉郎前,一半兒支吾一半兒軟。
梨花云繞綿香亭,胡蝶春融軟玉屏。花外鳥啼三四聲。夢初驚,一半兒昏迷一半兒醒。
柳綿撲檻晚風輕,花影橫窗淡月明。翠被麝蘭熏夢醒。最關情,一半兒溫馨一半兒冷。
綠窗時有唾茸粘,銀甲頻將彩線挦。繡到鳳凰心自嫌。按春纖,一半兒端相一半兒掩。
瑣窗人靜日初曛,寶鼎香消火尚溫。斜倚繡床深閉門。眼昏昏,一半兒微開一半兒盹。
厭聽野雀語雕檐,怕見楊花撲繡簾。拈起繡針還倒拈。兩眉尖,一半兒微舒一半兒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