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關于上書房的詩詞(283首)

    1 《丁氏東嶼書房》 宋·葉適

    朝納欞上光,千帙亂抽翻。
    夜挑窗下明,一字究本源。
    舊師蚤傳習,新友晚聞見。
    隣里疎聚頭,江海勤會面。

    2 《楊十三虞卿在希顏上人房納涼余時在村舍歸和》 宋·李廌

    土渴山焦獨在阿,考盤孰與世相遇。
    皇皇夫子猶傷鳳,碌碌蒼生尚執柯。
    頭白已驚為學晚,日長贏得讀書多。
    北禪釋子應相笑,樹癭多年變木鵝。

    3 《題蔡令葉嶺書房》 未知·趙汝某

    日誦哲師記,歲通圣人書。
    前岡復后麓,儼在中間居。
    佩月而冠云,被服以璠玙。
    滄海朝奮駕,崑崙暮停車。

    4 《江上書懷寄希晝》 宋·釋文兆

    扁舟宿江上,眽眽興何窮。
    吳楚十年客,蒹葭一夜風。
    東林秋信斷,南越石房空。
    向此都忘寐,君應與我同。

    5 《苦雨寄房四昆季》 唐·高適

    獨坐見多雨,況茲兼索居。
    茫茫十月交,窮陰千里馀。
    彌望無端倪,北風擊林箊.白日渺難睹,黃云爭卷舒。
    安得造化功,曠然一掃除。

    樂府婦女思念

    6 《題李孝廉書房》 唐·耿湋

    野情專易外,一室向青山。
    業就三編絕,心通萬事閑。
    鶯稀春木上,草遍暮階間。
    莫道歸繻在,來時棄故關。

    7 《宿赟上人房》 唐·賈島

    階前多是竹,閑地擬栽松。
    朱點草書疏,雪平麻履蹤。
    御溝寒夜雨,宮寺靜時鐘。
    此時無他事,來尋不厭重。

    8 《寄盧威仲中書》 宋·劉克莊

    艾翁孝廟老詞臣,曾許樗翁接后塵。
    想見柳邊飛蓋客,不忘花外小車人。
    無斜封出公嚴憚,有賜金揮仆未貧。
    聞上三房歸大手,周洪以后欠新綸。

    9 《霍光傳(節選)》 兩漢·班固

    霍光,字子孟,票騎將軍去病弟也。
    父中孺,河東平陽人也,以縣吏給事平陽侯家,與侍者衛少兒私通而生去病。
    中孺吏畢歸家,娶婦生光,因絕不相聞。
    久之,少兒女弟子夫得幸于武帝,立為皇后,去病以皇后姊子貴幸。

    傳記

    10 《經亂離后天恩流夜郎憶舊游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 唐·李白

    天上白玉京,十二樓五城。
    仙人撫我頂,結發受長生。
    誤逐世間樂,頗窮理亂情。
    九十六圣君,浮云掛空名。

    贈別憂憤自傳長詩

    11 《上陽白發人》 唐·白居易

    上陽人,上陽人,紅顏暗老白發新。
    綠衣監使守宮門,一閉上陽多少春。
    玄宗末歲初選入,入時十六今六十。
    同時采擇百余人,零落年深殘此身。

    樂府宮怨

    12 《上林賦》 兩漢·司馬相如

    亡是公聽然而笑曰:“楚則失矣,而齊亦未為得也。
    夫使諸侯納貢者,非為財幣,所以述職也。
    封疆畫界者,非為守御,所以禁淫也。
    今齊列為東藩,而外私肅慎,捐國逾限,越海而田,其于義固未可也。

    寫景敘事

    13 《與韓荊州書》 唐·李白

    白聞天下談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萬戶侯,但愿一識韓荊州。
    ”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耶!豈不以有周公之風,躬吐握之事,使海內豪俊,奔走而歸之,一登龍門,則聲價十倍!所以龍蟠鳳逸之士,皆欲收名定價于君侯。
    愿君侯不以富貴而驕之、寒賤而忽之,則三千之中有毛遂,使白得穎脫而出,即其人焉。
    白,隴西布衣,流落楚、漢。

    古文觀止薦書

    14 《徐文長傳》 明·袁宏道

    余少時過里肆中,見北雜劇有《四聲猿》,意氣豪達,與近時書生所演傳奇絕異,題曰“天池生”,疑為元人作。
    后適越,見人家單幅上有署“田水月”者,強心鐵骨,與夫一種磊塊不平之氣,字畫之中,宛宛可見。
    意甚駭之,而不知田水月為何人。
    一夕,坐陶編修樓,隨意抽架上書,得《闕編》詩一帙。

    古文觀止寫人懷才不遇傳記

    15 《上陽白發人-愍怨曠也》 唐·白居易

    上陽人,紅顏闇老白發新。
    綠衣監使守宮門,一閉上陽多少春。
    玄宗末歲初選入,入時十六今六十。

    16 《與山巨源絕交書》 魏晉·嵇康

    康白:足下昔稱吾于潁川,吾常謂之知言。
    然經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何從便得之也?前年從河東還,顯宗、阿都說足下議以吾自代,事雖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
    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狹中,多所不堪,偶與足下相知耳。
    閑聞足下遷,惕然不喜,恐足下羞庖人之獨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薦鸞刀,漫之膻腥,故具為足下陳其可否。

    散文書信抒懷

    17 《書項王廟壁》 明·王象春

    三章既沛秦川雨,入關又縱阿房炬,漢王真龍項王虎。
    玉玦三提王不語,鼎上杯羹棄翁姥,項王真龍漢王鼠。
    垓下美人泣楚歌,定陶美人泣楚舞,真龍亦鼠虎亦鼠。

    詠史懷古寫人

    18 《烈女李三行》 元·胡天游

    大海何漫漫,千年不能移。
    太山自言高,精衛銜石飛。
    朝見精衛飛,暮見精衛飛。
    吐血填作塸,一旦成路蹊。

    19 《擬孫權答曹操書》 宋·蘇軾

    權白孟德足下:辱書開示禍福,使之內殺子布,外擒劉備以自效。
    書辭勤款,若出至誠,雖三尺童子,亦曉然知利害所在矣。
    然仆懷固陋,敢略布。
    昔田橫,齊之遺虜,漢高祖釋酈生之憾,遣使海島,謂橫來大者王,小者侯,猶能以刀自剄,不肯以身辱于劉氏。

    書信

    20 《原上新居十三首》 唐·王建

    新占原頭地,本無山可歸。
    荒藤生葉晚,老杏著花稀。
    廚舍近泥灶,家人初飽薇。
    弟兄今四散,何日更相依。

    * 關于上書房的詩詞 描寫上書房的詩詞 帶有上書房的詩詞 包含上書房的古詩詞(283首)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