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歲京華聽越吟,聞君江海分逾深。他時若寫蘭亭會,莫畫高僧支道林。頻把瓊書出袖中,獨吟遺句立秋風。桂江日夜流千里,揮淚何時到甬東。
兒童
百蟲笑秋律,清削月夜聞。曉棱視聽微,風剪葉已紛。君子鑒大雅,老人非俊群。收拾古所棄,俯仰補空文。
丹葉下西樓,知君萬里愁。鐘非黔峽寺,帆是敬亭舟。山色和云暮,湖光共月秋。天臺多道侶,何惜更南游。
宗流許身子,物表養高閑。空色清涼寺,秋聲鼓吹山。看心水磬后,行道雨花間。七葉翻章句,時時啟義關。
陳世凋亡后,仁祠識舊山。帝鄉喬木在,空見白云還。雙塔寒林外,三陵暮雨間。此中難戰勝,君獨啟禪關。
上界雨色干,涼宮日遲遲。水文披菡萏,山翠動罘罳.中有清真子,愔愔步閑墀。手縈頗黎縷,愿證黃金姿。旋草階下生,看心當此時。
御筆封題墨未乾,君恩重許拜金鑾。故鄉若問登科事,便是當初老榜官。
桃花源上避秦人,豈料漁舟見此身。胡虜殺人掊玉帛,簡編破櫝委泥塵。誰施骨肉死生惠,只有皇天后土仁。可保斯文猶未墜,廟堂宜亦用儒臣。
灶下斧聲成菜糝,階前日影上蒲萄。頑僮不用催人飯,每食焉知愧爾曹。
道人活計不相侵。各自衣餐各自尋。莫為閑言閑斗氣,休爭俗事俗縈心。搜玄絕慮龍隨虎,索隱記機水養金。清凈色身全法體,一爐丹熟步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