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伏息的詩詞(204首)
4
《起伏龍行》 宋·蘇軾
何年白竹千鈞弩,射殺南山雪毛虎。
至今顱骨帶霜牙,尚作四海毛蟲祖。
東方久旱千里赤,三月行人口生土。
碧潭近在古城東,神物所蟠誰敢侮。
5
《起伏龍行(并敘)》 宋·蘇軾
徐州城東二十里,有石潭。
父老云與泗水通,增損清濁,相應不差,時有河魚出焉。
元豐元年春旱,或云置虎頭潭中可以致雷雨,用其說,作《起伏龍行》一首。
何年白竹千鈞弩,射殺南山雪毛虎。
10
《息齋雙竹圖》 元·王冕
李侯畫竹真是竹,氣韻不下湖州牧。
墨波翻倒徂徠山,筆鋒移出□□谷。
千竿萬竿清影遠,百丈十丈意自足。
就中分取一兩枝,別是山陰瀟灑族。
13
《三伏不熱》 宋·郭印
三伏元無暑,連旬雨復陰。
朝朝閒舊扇,夜夜擁重衾。
日晦浮云翳,天愁沴氣侵。
烽煙猶未息,一念一傷心。
14
《和人伏日》 宋·李復
太極剖元氣,五行均四時。
代謝密循環,母子相挈維。
土散無定位,金德乘火馳。
天刑發殺機,閉藏不敢施。
15
《夜渡吳松江懷古》 唐·宋之問
宿帆震澤口,曉渡松江濆。
棹發魚龍氣,舟沖鴻雁群。
寒潮頓覺滿,暗浦稍將分。
氣出海生日,光清湖起云。
水鄉盡天衛,嘆息為吳君。
謀士伏劍死,至今悲所聞。
16
《度石門山》 唐·杜審言
石門千仞斷,迸水落遙空。
道束懸崖半,橋欹絕澗中。
仰攀人屢息,直下騎才通。
泥擁奔蛇徑,云埋伏獸叢。
18
《岳州夜坐》 唐·張說
炎洲苦三伏,永日臥孤城。
賴此閑庭夜,蕭條夜月明。
獨歌還太息,幽感見馀聲。
江近鶴時叫,山深猿屢鳴。
息心觀有欲,棄知返無名。
五十知天命,吾其達此生。
19
《過蜀龍門》 唐·沈佺期
龍門非禹鑿,詭怪乃天功。
西南出巴峽,不與眾山同。
長竇亙五里,宛轉復嵌空。
伏湍喣潛石,瀑水生輪風。
* 關于伏息的詩詞 描寫伏息的詩詞 帶有伏息的詩詞 包含伏息的古詩詞(20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