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催雨破天慳,行圃歸來剩解顏。百草吹香蝴蝶鬧,一溪漲綠鷺鷥閑。老來每嘆論心少,貧甚方知覓醉艱。猶賴籃輿無恙在,呼兒結束入南山。
前山風雨涼,歇馬坐垂楊。何處芙蓉落,南渠秋水香。
寫人漁夫向往隱居感慨
天地一氣爾,陰陽司闔開,郁蒸以為雨,回薄以為雷。久郁無所泄,造化安在哉?衣其欲雨時,雖天不能回。此豈降自天,其實有自來。所以屈宋輩,千載有余哀。
擬看飛花陣,翻成建水聲。雨吾寧不識,雪汝幾時成。三白從今卜,千倉待此盈。黃云如有意,青女莫無情。
曉霧障朝暉,日腳戰未透。儻我成一雨,亦足洗塵瞀。江南富秋暑,老稚呻永晝。田間翻畏涼,能秕嘉谷秀。
云映星芒澹,風闌雨腳回。體輕知病去,氣爽喜秋來。疏放拋烏帢,歌呼覆綠杯。東歸定何日?灩澦欲崔嵬。
天地綿綿寄一水,上有浮羽下累塊。時時出溢不自持,或蒙或渚物有底。人間妄見得雨名,穴居那解知其際。既久天地如卵毈,漏下涌上潛相繼。
可但文翁會寫真,典型今見一枝新。含風帶雨蕭然意,共看林宗墊角巾。
歲暮靈泉水未饒,蒼崖無復舞飛蛟。詩成不覺天零雨,料得神龍欲解嘲。
永日南薰入舜琴,故人邀我共披襟。歌姬可是能留客,故遏行云作午陰。
非煙非霧埋晴旭,虧蔽景光森雨足。一卷之石吐氤氳,雪浪無奇艮岳俗。即今旱氣燭東南,孑遺遍禱流滋甘。儻置壇場歷郡國,眼穿活我比瞿曇。
柱礎生微潤,簾櫳轉薄陰。蟻遷都邑改,鳩逐怨恩深。菡萏新離水,芭蕉半展心。掩屏惟熟睡,誰與續愁吟?
神女向高唐,巫山下夕陽。裴回作行雨,婉戀逐荊王。電影江前落,雷聲峽外長。霽云無處所,臺館曉蒼蒼。
奕奕輕車至,清晨朝未央。未央在霄極,中路視咸陽。委曲漢京近,周回秦塞長。日華動涇渭,天翠合岐梁。
別館春還淑氣催,三宮路轉鳳凰臺。云飛北闕輕陰散,雨歇南山積翠來。御柳遙隨天仗發,林花不待曉風開。已知圣澤深無限,更喜年芳入睿才。
促織鳴已急,輕衣行向重。寒燈坐高館,秋雨聞疏鐘。白法調狂象,玄言問老龍。何人顧蓬徑,空愧求羊蹤。
詠史懷古哲理
渭水自縈秦塞曲,黃山舊繞漢宮斜。鑾輿迥出千門柳,閣道回看上苑花。云里帝城雙鳳闕,雨中春樹萬人家。為乘陽氣行時令,不是宸游玩物華。
唐詩三百首應制
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菑。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野老與人爭席罷,海鷗何事更相疑。
唐詩三百首田園
淼淼寒流廣,蒼蒼秋雨晦。君問終南山,心知白云外。
暮霞照新晴,歸云猶相逐。有懷晨昏暇,想見登眺目。問禮侍彤襜,題詩訪茅屋。高樓多古今,陳事滿陵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