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知元與凱,不出孝而忠。能舉十六相,斯為舜大功。
人孰不有母,鮮能報其恩。人孰不有弟,鮮能念同根。漢興尺布謠,鄭有誓泉言。所以憂世事,永嘆鹡鴒原。
人言棒頭出孝子,我道憐兒不覺丑。長蘆長老恁麼來,妙喜空費一張口。縱教四海妄流傳,野干能作師子吼。孰云無物贈伊行,喝下鐵圍山倒走。
至人光俗,大孝通神。謙以表性,恭惟立身。洪規載啟,茂典方陳。譽隆三善,祥開萬春。
重陽節思鄉
新命千齡啟,鴻圖累圣馀。天行應潛躍,帝出受圖書。禮若傳堯舊,功疑復夏初。夢游長不返,何國是華胥。
鄉關眇天末,引領悵懷歸。羈旅久淫滯,物色屢芳菲。稍覺出意盡,行看蓬鬢稀。如何千里外,佇立沾裳衣。
十葉開昌運,三辰麗德音。薦功期瘞玉,昭儉每捐金。解澤皇風遍,虞泉白日沈。仍聞起居注,焚奏感人心。
曾過靈隱江邊寺,獨宿東樓看海門。潮色銀河鋪碧落,日光金柱出紅盆。不妨公事資高臥,無限詩情要細論。若訪郡人徐孺子,應須騎馬到沙村。
出震清多難,乘時播大鈞。操弦調六氣,揮翰動三辰。運偶升天日,哀深率土人。瑤池無轍跡,誰見屬車塵。
寶歷方無限,仙期忽有涯。事親崇漢禮,傳圣法殷家。晚出芙蓉闕,春歸棠棣華。玉輪今日動,不是畫云車。
遐視輕神寶,傳歸屬圣猷。堯功終有待,文德本無憂。坐受朝汾水,行看告岱丘。那知鼎成后,龍馭弗淹留。
宋玉秋來續楚詞,陰鏗官漫足閑詩。親情書札相安慰,多道蕭何作判司。杜甫天材頗絕倫,每尋詩卷似情親。憐渠直道當時語,不著心源傍古人。
拱木臨周道,荒廬積古苔。魚因感姜出,鶴為吊陶來。兩鬢蓬常亂,雙眸血不開。圣朝敦爾類,非獨路人哀。
寫鳥吊古傷今
名在諸生右,家經見素風。春田休學稼,秋賦出儒宮。別路殘云濕,離情晚桂叢。明年石渠署,應繼叔孫通。
水鄉清楚。襟袖銷袢暑,綽約藕花初過雨。出浴楊妃無語。葡萄酌玻璃。已拚一醉酬伊。浪卷夕陽紅碎,池光飛上簾幃。
陳遺至孝。母好食鐺底焦飯,遺作郡主簿,恒裝一囊,每煮食,輒貯收焦飯,歸以遺母。后值孫恩掠郡,郡守袁山松即日出征。時遺已聚斂得數斗焦飯,未及歸家,遂攜而從軍。
初中文言文孝道故事
許昌士人張孝基,娶同里富人女。富人惟一子,不肖,斥逐去。富人病且死,盡以家財付孝基。孝基與治后事如禮。
初中文言文寓理故事
丐不如其鄉里,明孝宗時,嘗行乞于吳。凡丐所得,多不食,每貯直之竹筒中。見者以為異,久之,詰其故,曰:“吾有母在,將以遺之。”有好事者欲窺其究,跡之行。
初中文言文孝道寓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