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翁仕不至丞郎,名節能流百世芳。窮巷號為通德里,舊書藏在善和坊。古楹日敝加丹刻,老柏年深益黛蒼。太守懷賢崇教化,鄉先生盍祭于鄉。
俱事重華著直聲,百年藏藁未流行。世評諫疏如劉向,公讀遺書感樂生。里有襄陽耆舊傳,史無齊魯大臣名。孤孫白首荒家學,甘作滕民負耒耕。
十丈蒼圭似削齊,摩挲信是古來碑。不刊二范忠勞績,合寫諸賢唱詠詩。
漢家金馬署,帝座紫微郎。圖籍凌群玉,歌詩冠柏梁。陰陰萬年樹,肅肅五經堂。揮翰忘朝食,研精待夕陽。
絳闕春回近,先放玉堂梅。當時產此人杰,天豈偶然哉。吾道以為元氣,學者仰如北斗,聊復振儒臺。來歲紫微閣,閶闔看天開。
先生翰墨英,揮灑每被酒。氣陵蒼柱穹,勢壓刊軸厚。俊拔今固無,妙絕古未有。驚鸞忽矯翼,奔馬時驤首。
劍關云棧守非難,函谷泥封久未刊。今日漢中誰國士,莫教春草上齋壇。
經筵敢倦力刊梓,國典將追鼎鑄書。靜對闕疑還閣筆,不知三古字為魚。
風聲一夜下林端,遽作霜天十月寒。三伏炎蒸不可過,北風粟烈亦何難。人情何待常從緩,天令難移古不刊。幸有布裘氈履在,雪深高臥更安閑。
平生翰墨學,空走使臣車。瞿令能蒼史,歸公好古書。秦山刊日月,周鼓頌畋漁。不見龍蛇筆,新乾研滴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