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關于包山的詩詞(24首)

    1 《訪李國器於包山同登寺后山庵》 宋·樓鑰

    訪客包家山,相與登層顛。
    嶙峋巨石中,屈曲扶欄干。
    夜來雨初過,石罅時涓涓。
    輕輿到岡頭,大江橫吾前。

    2 《奉和襲美太湖詩二十首·雨中游包山精舍》 唐·陸龜蒙

    包山信神仙,主者上真職。
    及棲鐘梵侶,又是清涼域。
    乃知煙霞地,絕俗無不得。
    巖開一徑分,柏擁深殿黑。

    3 包山謠》 先秦·佚名

    禹得金簡玉字書。
    藏洞庭包山湖。

    民謠贊美祈盼寫風

    4 《宿包山楊明府宅》 宋·方回

    十年共艱難,老友楊明府。
    賢令實所賴,拙守何足數。
    尚憶紛紜初,天地沸鼙鼓。
    窮山古未見,倏忽集萬馬。

    5 《太湖詩·包山祠》 唐·皮日休

    白云最深處,像設盈巖堂。
    村祭足茗粣,水奠多桃漿。
    箘uM突古砌,薜荔繃頹墻。
    爐灰寂不然,風送杉桂香。

    6 《訪包山徐德彰》 明·陳寬

    青山湖上是君家,有約來看巨勝花。
    踏破白云秋一片,不知還隔幾重霞。

    7 包山寺》 宋·范成大

    仙塢遜半坐,精廬遷古幢。
    槁衲昔開山,至今坐道場。
    熾然說慈忍,禪海薰戒香。
    稚竹暗寒碧,飛松盤老蒼。
    船鼓入宴坐,紅塵隔滄浪。
    藤杖嬾歸去,共倚蒲團床。

    8 《太湖詩·雨中游包山精舍》 唐·皮日休

    松門亙五里,彩碧高下絢。
    幽人共躋攀,勝事頗清便。
    翣翣林上雨,隱隱湖中電。
    薜帶輕束腰,荷笠低遮面。

    冬天寫景抒情

    9 《奉和襲美太湖詩二十首·包山祠》 唐·陸龜蒙

    靜境林麓好,古祠煙靄濃。
    自非通靈才,敢陟群仙峰。
    百里波浪沓,中坐簫鼓重。
    真君具瓊輿,仿佛來相從。

    10 包山送辛大卿知福州》 宋·項安世

    樓頭尊酒送將行,樓下江潮意未平。
    漠漠南天垂雨腳,陰陰長夏作秋聲。
    杜陵戀闕心應苦,楚客思君淚合傾。
    莫倚輕紅宜重碧,男兒報國在尊生。

    11 《宿包山楊明府宅》 宋·方回

    今日到桐廬,登堂拜壽母。
    □□□□□,□□□□□。
    人間富豪兒,吾事弗如汝。
    汝縱□□□,□□□□□。
    □□□□□,□□□□□。

    12 《宿包山楊明府宅》 宋·方回

    誰實生成之,諺謂慈父母,彼錦衣玉食,及朱弦鏤簋。
    公但寶一硯,百倍似勝汝。
    我眼公浩唱,猶有半夜許。
    可親未易別,依依睇煙雨。

    13 《過包尊師山院》 唐·劉長卿

    賣藥曾相識,吹簫此復聞。
    杏花誰是主,桂樹獨留君。
    漱玉臨丹井,圍棋訪白云。
    道經今為寫,不慮惜鵝群。

    景點抒情生活

    14 《題云門山,寄越府包戶曹、徐起居》 唐·孟浩然

    我行適諸越,夢寐懷所歡。
    久負獨往愿,今來恣游盤。
    臺嶺踐磴石,耶溪溯林湍。
    舍舟入香界,登閣憩旃檀。

    15 《酬包評事壁畫山水見寄》 唐·皇甫冉

    一官知所傲,本意在云泉。
    濡翰生新興,群峰忽眼前。
    黛中分遠近,筆下起風煙。
    巖翠深樵路,湖光出釣船。
    寒侵赤城頂,日照武陵川。
    若覽名山志,仍聞招隱篇。
    遂令江海客,惆悵憶閑田。

    16 《陪包諫議湖墅路中舉帆(同用山字)》 唐·權德輿

    蕭蕭涼雨歇,境物望中閑。
    風際片帆去,煙中獨鳥還。
    斷橋通遠浦,野墅接秋山。
    更喜陪清興,尊前一解顏。

    17 《奉和郎中游仙山四瀑泉兼寄李吏部包秘監趙婺州齊處州》 唐·戴公懷

    今日永嘉守,復追山水游。
    因尋莽蒼野,遂得軒轅丘。
    訪古事難究,覽新情屢周。
    溪垂綠筱暗,巖度白云幽。

    婉約宴會思念

    18 《奉和郎中游仙山四瀑布兼寄李吏部、包秘監判官》 唐·孟翔

    昔人恣探討,飛流稱石門。
    安知郡城側,別有神泉源。
    疏鑿意大禹,勤求聞軒轅。
    悠悠幾千歲,翳薈群木繁。

    19 《包家山和潘孔時》 宋·陳鑒之

    危闌納納萬里天,此景不作四子妍。
    荒蹊斗折喬木末,小亭棋布層巖巔。
    陽侯作意娛我醉,潮頭百盡來樽前。
    游蜂低回殢花露,一鳥急去拖林煙。
    年來祗可作橘隱,四人隱學商山仙。

    20 《送章邦杰移家余杭包家山》 宋·賀鑄

    九江賢令尹,千載兩相望。
    昔也陶彭澤,今之章瑞昌。
    拂衣置五斗,高興挹羲皇。
    避俗陶無悔,達生吾與章。

    * 關于包山的詩詞 描寫包山的詩詞 帶有包山的詩詞 包含包山的古詩詞(24首)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