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關于吏課的詩詞(60首)

    1 《送路都曹(并引)》 宋·蘇軾

    乖崖公在蜀,有錄曹參軍老病廢事,公責之曰:“胡不歸?”明日,參軍求去,且以詩留別。
    其略曰:秋光都似宦情薄,山色不如歸意濃。
    公驚謝之,曰:“吾過矣,同僚有詩人而吾不知。
    ”因留而慰薦之。

    2 《臥病讀韋蘇州詩呈無咎》 宋·張耒

    閑官無吏課,未午省中歸。
    端居屬微疾,偃臥度秋輝。
    書帙紛幾席,減谷亦清羸。
    庭花敗風雨,晚蝶弄余姿。

    3 《約徐令登妙高峰徐不至》 宋·朱翌

    衙鼓聲中百事休,獨攀危磴看江流。
    君修吏課中中考,我且山行上上頭。
    下視三千佛世界,高尋十二仙人樓。
    聞思大士誰呼應,原賜飛霖洗旱眸。

    4 《和崔象之潁橋觀贈陣清臣太丞兼簡陣》 宋·韓維

    崔侯朝從西邑歸,面有矜色口且咨。
    云得高士陣其姓,非向可見所庶幾。
    嘗登于朝最吏課,一旦去之心甚怡。
    潁陽古觀三日語,坐見月出青松枝。

    5 《送雨浙轉連道卿學士二首》 宋·宋庠

    新歲郵中問,殘冬湖外書。
    歡同烹鯉日,情是斷金馀。
    澤節行臺峻,天垣右席虛。
    不應周吏課,朝紱企歸歟。

    6 《捕蝗-刺長吏也》 唐·白居易

    捕蝗捕蝗誰家子,天熱日長饑欲死。
    興元兵后傷陰陽,和氣蠱蠹化為蝗。
    始自兩河及三輔,薦食如蠶飛似雨。

    送別友人

    7 《送吏部曹郎中免官南歸》 唐·鄭谷

    高名向己求,古韻古無儔。
    風月拋蘭省,江山復桂州。
    賢人知止足,中歲便歸休。
    云鶴深相待,公卿不易留。

    8 《今日史課偶少暇戲作五字》 宋·陸游

    仲夏入都門,堂瓦忽已霜。
    史館方掄才,我亦廁其傍。
    三日敗一筆,手胝視芒芒,吏來督日程,炙冷不及嘗。
    今辰偶少靜,掃地欲焚香,市聲塞我門,騶呼過我墻。
    鄙性不耐喧,戃怳意欲狂。
    天生兩窮耳,只堪聽啼螿。

    9 《歲周移書課版》 宋·宋祁

    漢史傳循吏,唐家秩省郎。
    海禽驚廟樂,池鶩費君粱。
    巾禿聊蓬首,帷閒即偃床。
    案杯過永晝,寺鼓報殘陽。

    10 《送趙季文都水書吏考滿詩》 元·楊維楨

    勾吳水為國,桑田水相爭。
    水大連陂湖,水小吞泖涇。
    高廬或凡墊,下土孰容耕?吳蔭罹患久,都水置司平。
    治水亦多術,害■利始興。

    11 《公說再和并前十五篇輒復課六章用足前篇之闕》 宋·蘇頌

    荷葉田田水滿池,東堂真趣幾人知。
    折華暇日尋園吏,競渡經春習棹師。
    隨分命賓仍授簡,不妨問易更看棋。
    歡懷既適從何見,事事忘言盡在詩。

    12 《戶部王曹長楊考功崔刑部二院長…因書所懷且敘所知》 唐·權德輿

    忽驚西江侶,共作南宮郎。
    宿昔芝蘭室,今茲鴛鷺行。
    子猷美風味,左戶推公器。
    含毫白雪飛,出匣青萍利。

    13 《奉敕祭南岳十四韻》 唐·呂溫

    皇家禮赤帝,謬獲司風域。
    致齋紫蓋下,宿設祝融側。
    鳴澗驚宵寐,清猿遞時刻。
    澡潔事夙興,簪佩思盡飾。

    唐詩三百首友情

    14 《酬許五康佐(次用本韻)》 唐·元稹

    奮迅君何晚,羈離我詎儔。
    鶴籠閑警露,鷹縛悶牽鞲。
    蓬閣深沉省,荊門遠慢州。
    課書同吏職,旅宦各鄉愁。

    春天孤獨思念

    15 《杜陵叟》 唐·白居易

    杜陵叟,杜陵居,歲種薄田一頃余。
    三月無雨旱風起,麥苗不秀多黃死。
    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乾。
    長吏明知不申破,急斂暴征求考課。

    樂府農民生活憂國憂民

    16 《沁園春·讀史記有感》 宋·程必

    試課陽坡,春后添栽,多少杉松。
    正桃塢晝濃,云溪風軟,從容延叩,太史丞公:底事越人,見垣一壁,比過秦關遽失瞳?江神吏,靈能脫罟,不發衛平蒙?
    休言唐舉無功,更休笑丘軻自阣窮。
    算汨羅醒處,元來醉里;真敖假孟,畢竟誰封?太史亡言,床頭釀熟,人在晴嵐煙靄中。

    敘事議論

    17 《與元九書》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謫江陵至于今,凡枉贈答詩僅百篇。
    每詩來,或辱序,或辱書,冠于卷首,皆所以陳古今歌詩之義,且自敘為文因緣,與年月之遠近也。
    仆既受足下詩,又諭足下此意,常欲承答來旨,粗論歌詩大端,并自述為文之意,總為一書,致足下前。

    18 《夏日金陵制幕即事》 宋·王同祖

    早來留得氣清明,吏振軍書課日程。
    秉燭攙先書押了,閑欹涼枕數殘更。

    19 《贈林次齡》 宋·部使者

    戶長盡蠲民不病,室家相慶酒頻沾。
    農桑課績無遺恨,循吏聲名并兩都。

    20 《壽鄉守張秘閣》 宋·方大琮

    家寧源流今吏師,寬嚴殊劑亦殊施。
    豪宗咸服薤一本,野老齊歌麥兩岐。
    最課休聲無地看,芳名姱節有天知。
    請將郡志從頭數,高直蓬山更有誰。

    * 關于吏課的詩詞 描寫吏課的詩詞 帶有吏課的詩詞 包含吏課的古詩詞(60首)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