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食於莆李長者,變海為田散郊野。福宜孫子百千年,家甲三山總文雁。西需一位京朝郎,官雖示顯善聲場。伯曰孝純遵義方,潘安容貌心蒙莊。
吾鄉南渡有儒真,二百年來兩絕倫。繼圣乾淳綿道統,代言炎紹冠詞臣。紫陽山可搜遺老,白玉堂堪踵后塵。□□苕溪漁隱學,單傳詩話作詩人。
本草有折衷,儒醫功用深。何須九折臂,費盡一生心。藥物辨真偽,方書通古今。有時能起虢,一劑直千金。
短墻疏竹小園亭,記得東風婺女城。久醞菖蒲催祓禊,半肥梅子待清明。橋邊沙印驕驄跡,水外花藏醉客聲。年少不知身解老,曾交豪氣與春爭。
吾鄉人物,散處川陸。豈無艇民,生而清穆。亦既從師,步趨隨逐。亦既窮經,訪尋歸宿。
吾儕生長太平時,不謂年來逢亂離。此別要煩君自重,相期重筑太平基。
士農工商,古有四民。惟儒最貴,但患非真。誠能力學,進必有因。儻或中輟,豈能為人。
譬如田家,所仰黍稷。要當早夜,勤于種植。惰而自安,不稼不穡。歲云暮矣,何由足食。
奈何人性,易流難久。才及長成,即求配耦。稍得其資,復營南畝。自瀑自棄,有同游手。
大抵名儒,豈患窮匱。大抵外物,豈在僥冀。學成道尊,富貴自至。不學空虛,非惟自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