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書樸,隸書俗,草圣貴在無羈束。江南有僧名z6光,紫毫一管能顛狂。人家好壁試揮拂,瞬目已流三五行。
放溜覿前溆,連山分上干。江回云壁轉,天小霧峰攢。吼沫跳急浪,合流環峻灘。欹離出漩劃,繚繞避渦盤。
神農好長生,風俗久已成。復聞紫陽客,早署丹臺名。喘息餐妙氣,步虛吟真聲。道與古仙合,心將元化并。
谷口好泉石,居人能陸沈。牛羊下山小,煙火隔云深。一徑入溪色,數家連竹陰。藏虹辭晚雨,驚隼落殘禽。涉趣皆流目,將歸羨在林。卻思黃綬事,辜負紫芝心。
寒食節憂國憂民寫景
高鑒清洞徹,儒風入進難。詔書增寵命,才子益能官。門帶山光晚,城臨江水寒。唯馀好文客,時得詠幽蘭。
石座雙峰古,云泉九曲深。寂寥疏鑿意,蕪沒歲時侵。繞席流還壅,浮杯咽復沉。追懷王謝侶,更似會稽岑。
自從為騃童,直至作衰翁。所好隨年異,為忙終日同。弄沙成佛塔,鏘玉謁王宮。彼此皆兒戲,須臾即色空。有營非了義,無著是真宗。兼恐勤修道,猶應在妄中。
危根瘦盡聳孤峰,珍重江僧好筆蹤。得向游人多處畫,卻勝澗底作真松。
石壁早聞僧說好,今來偏與我相宜。有山有水堪吟處,無雨無風見景時。漁父晚船分浦釣,牧童寒笛倚牛吹。畫人畫得從他畫,六幅應輸八句詩。
敘事詠史諷刺
仆本江北人,今作江南客。再去江北游,舉目無相識。金風吹我寒,秋月為誰白。不如歸去來,江南有人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