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人昔日來開山,山鬼悔泣門不關。一時梵宇借巖麓,千載絕景歸人間。松蘿郁勃樹旌纛,水泉丁東鳴佩環。兩蘇寂寞涪翁死,杖屨誰與同躋攀。
父歿名隨泯,詩存世莫傳。敢求大手筆,為寫小園篇。詞翰成雙美,光華照九泉。托公垂不朽,鐫刻到千年。
密云不雨西郊黑,小龍蜿蜒出朝夕。中有濯枝三日霖,可洗流金千里赤。大龍雨足意貌閒,萬里澤流才一息。無心自為百谷仰,變化風云聊戲劇。
遠地窮鄉口腹殊。居然孤客莫隨渠。路帝施采尖頭蓼,江上爭尋脹肚魚。野葛可法雖是慣,馬肚不食未為疏。此生馀日眥君腸,饘粥棄饑自有馀。
萬物由造化,誰通天地心。柴門閉濁暑,汗雨如滂淫。便謂嶺外熱,四序常相尋。露氣潤清曉,方知秋意深。
吾鄉南渡有儒真,二百年來兩絕倫。繼圣乾淳綿道統,代言炎紹冠詞臣。紫陽山可搜遺老,白玉堂堪踵后塵。□□苕溪漁隱學,單傳詩話作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