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關于折獄的詩詞(48首)

    1 《賦得南山行送馮中允之辛谷冶按獄》 宋·王禹偁

    商山三月花如火,草樹青蔥雨初過。
    柳條漸軟蝶雙飛,桑葉尚多蠶一臥。
    薄情野水流不回,無力春云慵欲墮。
    團團榆莢是誰拋,漠漠游絲向人嚲。

    2 《北山移文》 南北朝·孔稚珪

    鐘山之英,草堂之靈,馳煙驛路,勒移山庭:夫以耿介拔俗之標,蕭灑出塵之想,度白雪以方潔,干青云而直上,吾方知之矣。
    若其亭亭物表,皎皎霞外,芥千金而不眄,屣萬乘其如脫,聞鳳吹于洛浦,值薪歌于延瀨,固亦有焉。
    豈期終始參差,蒼黃翻覆,淚翟子之悲,慟朱公之哭。
    乍回跡以心染,或先貞而后黷,何其謬哉!嗚呼,尚生不存,仲氏既往,山阿寂寥,千載誰賞!世有周子,雋俗之士,既文既博,亦玄亦史。

    古文觀止諷刺散文

    3 《新興道中》 唐·許渾

    芙蓉村步失官金,折獄無功不可尋。
    初掛海帆逢歲暮,卻開山館值春深。
    波渾未辨魚龍跡,霧暗寧知蚌鷸心。
    夜榜歸舟望漁火,一溪風雨兩巖陰。

    田園

    4 《五月一日蒙替本官不得隨例入闕,感懷獻送相公》 唐·李頻

    五月傾朝謁紫宸,一朝無分在清塵。
    含香已去星郎位,衣錦惟思婺女鄰。
    折獄也曾為俗吏,勸農元本是耕人。
    知將何事酬公道,只養生靈似養身。

    5 《贈南昌宰》 唐·張蠙

    假邑邀真邑命分,明庭元有至公存。
    每鋤奸弊同荊棘,唯撫孤惸似子孫。
    折獄不曾偏下筆,靈襟長是大開門。
    新銜便合兼朱紱,應待蒼生更舉論。

    6 《文宣王及其弟子贊》 宋·宋高宗

    升堂惟光,千乘惟權。
    陵暴知非,委質可賢。
    折獄言簡,結纓禮全。
    惡言不耳,仲尼賴焉。

    7 《江休復潞掾》 宋·宋祁

    君家能賦別,釋褐重凄然。
    客袂移緇素,離杯并圣賢。
    坐曹煩折獄,奏牘佇懷鉛。
    十載青袍困,須饒草色鮮。

    8 《送趙時校書之任臨川司理》 宋·林逋

    南國古來風物好,早時游覽熟登臨。
    青山滿路人家遠,丹橘隔江秋色深。
    官況暫應勞折獄,病懷終自重分襟。
    三年解罷當求試,多草新文慰我心。

    9 《次韻和致仕李殿丞寅見寄之什因以紀贈》 宋·楊億

    鄉國馳名幾十春,鳴臯一旦九天聞。
    翔鸞棲棘曾為吏,金鼎調梅未致君。
    百里象雷嫌碌碌,片言折獄厭云云。
    詩名已是齊康樂,筆力何曾減右軍。

    10 《送趙蕃辰州司理》 宋·韓元吉

    故家零落眼中稀,歲月崢嶸踏路岐。
    詩解窮人君莫恨,錢能使鬼我方知。
    片言折獄非無日,談笑封侯會有時。
    一上梅山吊槃瓠,賸題佳句寫幽思。

    11 《留別唐次山》 宋·胡寅

    占君州土負沉痾,飽聽溪山欸乃歌。
    季路漫傳能折獄,陽城元自拙摧科。
    茍逃譴責恩波厚,更喜逢迎廩粟多。
    珍重老人分手意,認文何日再經過。

    12 《挽張主簿》 宋·李流謙

    百里桑麻地,春風鼓舞中,隨軒一犁潤,折獄片言功。
    小試已無敵,晚成應不同。
    他年循吏傳,亦足慰途窮。

    13 《挽江西宋漕三首》 宋·廖行之

    蚤歲才名畫省郎,會紆玉節惠三湘。
    哀矜折獄人無怨,訪問垂心慮最長。
    不便幽潛遺陋巷,更新文物萃書堂。
    期公四海皆膏澤,太息思賢殄瘁章。

    14 《挽知錄李元老二首》 宋·陳棣

    枳棘棲云翼,芙蓉泛綠波。
    談玄三語足,折獄片言多。
    未熟黃粱夢,俄悲薤露歌。
    陰功付諸子,異日踵巍科。

    15 《結定襄郡獄效陶體》 唐·崔顥

    我在河東時,使往定襄里。
    定襄諸小兒,爭訟紛城市。
    長老莫敢言,太守不能理。
    謗書盈幾案,文墨相填委。

    16 《臺中鞫獄憶開元觀舊事呈損之兼贈周兄四十韻》 唐·元稹

    憶在開元館,食柏練玉顏。
    疏慵日高臥,自謂輕人寰。
    李生隔墻住,隔墻如隔山。
    怪我久不識,先來問驕頑。

    17 《臺中鞫獄憶開元觀舊事呈損之兼贈周兄四十韻》 唐·元稹

    憶在開元館,食柏練玉顏。
    疏慵日高臥,自謂輕人寰。
    李生隔墻住,隔墻如隔山。
    怪我久不識,先來問驕頑。

    18 《獄中上梁王書》 兩漢·鄒陽

    臣聞忠無不報,信不見疑,臣常以為然,徒虛語耳。
    昔荊軻慕燕丹之義,白虹貫日,太子畏之;衛先生為秦畫長平之事,太白食昴,昭王疑之。
    夫精變天地而信不諭兩主,豈不哀哉!今臣盡忠竭誠,畢議愿知,左右不明,卒從吏訊,為世所疑。
    是使荊軻、衛先生復起,而燕、秦不寤也。

    古文觀止寫人品格寓理

    19 《獄中雜記》 清·方苞

    康熙五十一年三月,余在刑部獄,見死而由竇出者,日四三人。
    有洪洞令杜君者,作而言曰:“此疫作也。
    今天時順正,死者尚稀,往歲多至日數十人。
    ”余叩所以。

    敘事

    20 《喜邊生獄將釋》 明·王惟儉

    白日還垂照,圜扉始被恩。
    西河筑休館,東岱已歸魂。
    無復鬢毛舊,只應皮骨存。
    感時心寸折,逢客淚雙痕。

    * 關于折獄的詩詞 描寫折獄的詩詞 帶有折獄的詩詞 包含折獄的古詩詞(48首)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