褵褷瘦鶴恥乘軒。踏遍莓苔十畝園。欲下橫塘還決去,漲痕一尺晚來渾。
藉地五花五色茵,東風來去寂無痕。余香不肯污塵土,留得蜂房活計溫。
一簾風雨攪黃昏,歸思無邊客倚門。烏賊江魚潮后市,龍出漁浦渡頭村。
雨過桃花盡處源,庭前新綠長芳蓀。目前點檢燕支篆,手汲清泉洗著樽。
屋角春聲幾樣翻,勾牽春夢繞丘樊。三桃二李成陰早,恨不安仁老灌園。
濡需附勢幾崩奔,獨抱離騷細討論。萬事只憑方寸去,剛風元不隔天關。
近山氣候易涼溫,云為陰晴半吐吞。草木趨新千萬態,蕓蕓何者是歸根。
綠陰幕定蔚藍天,庭戶蕭然有漏仙。麥飯熟時蠶百箔,山中啼鳥識豐年。
燕子將雛鹿養茸,年華冉冉鬢成翁。拂開萬古瞢騰眼,多少英豪老彀中。
潼關殺氣渺春陰,渭水泱泱柳色深。為問草廬人起否,漢家遺老尚謳吟。
聊從嘉遁所,酌醴共抽簪。以茲山水地,留連風月心。長榆落照盡,高柳暮蟬吟。一返桃源路,別后難追尋。
天門日射黃金榜,春殿晴曛赤羽旗。宮草微微承委佩,爐煙細細駐游絲。云近蓬萊常好色,雪殘鳷鵲亦多時。侍臣緩步歸青瑣,退食從容出每遲。
晚渡呼舟疾,寒日正蒼茫。西興浦口云樹,真個是吾鄉。聞□原無空格,據律補蝸廬好在,小圃猶存松菊,三徑未全荒。收拾桑榆景,蓑笠換金章。
掃白非黃精,輕身豈胡麻。怪君仁而壽,未覺生有涯。曾經丹化米,親授棗如瓜。云蒸作霧楷,火滅噀雨巴。
槐柳依依禁御長,初寒人意自凄涼。鳳城斜日留殘照,玉闕浮云結夜霜。老負漁竿貪國寵,病須樽灑送年光。歸來歸帶西風冷,衣袖猶沾玉案香。
太原兵重壓強胡,莫對秋風憶鱠鱸。萬里天聲揚紫塞,十年人望在黃樞。定應松柏心無改,自信云龍道不孤。應笑病夫何所補,獨能安坐養桑榆。
隱君無婦幾經時,暮景鰥居卻未宜。且喜中郎新有女,豈容白傅老無兒。閨中不著玉川婢,天下應傳京兆眉。無計去陪湯餅客,花卿有子待歌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