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關于方重的詩詞(15首)

    1 《廣州重別方處士之封川(久約同游羅浮期素秋而行)》 唐·李群玉

    楚國傲名客,九州遍芳聲。
    白衣謝簪紱,云臥重巖扃。
    長波飛素舸,五月下南溟。
    大笑相逢日,天邊作酒星。

    2 《乙巳歲愚春秋四十九辭疾拜章將免左掖重陽獨登上方》 唐·司空圖

    雪鬢不禁鑷,知非又此年。
    退居還有旨,榮路免妨賢。
    落落鳴蛩鳥,晴霞度雁天。
    自無佳節興,依舊菊籬邊。

    3 《小重山(方元相生日)》 宋·周紫芝

    碧玉山圍十里湖。
    水云天共遠,戲雙鳧。
    河陽花縣錦屏鋪。
    人不老,長日在蓬壺。
    一笑且踟躕。
    會騎箕尾去,上云衢。
    十分深注碧琳腴。
    休惜醉,醉后有人扶。

    4 《開禧丁卯重過龍門有懷方丈老子》 宋·呂聲之

    翠屋交空結夏陰,征鞍亭午喜陰臨。
    披開草棘千重路,洗出冰壺一片心。
    祥老還尋江浙去,詩家誰作楚梁吟。
    須知珠玉元無蹤,不惜西風惠我音。

    5 《重過上方寺》 明·雪溪映

    城外西湖水,泉根暗入池。
    魚游如有翼,樹老欲無枝。
    前度故人去,一番新住持。
    老僧扶杖出,但問孰相知。

    6 《紹興辛末至丙子六年間予年方壯每遇重九》 宋·陸游

    故里登高接雋游,即今不計幾番秋。
    一樽尚與菊花醉,胄事不禁江水流。
    薄命雖多死閭巷,逢時亦有至公侯。
    若論耄歲朱顏在,窮達皆當輸一籌。

    7 《嚴州多菊然率過重陽方開或舉東坡先生菊花開》 宋·陸游

    無人喚醒賦歸翁,滿把清香誰與同?但辦對花頻舉酒,莫橫重九在胸中。

    8 《題方寺丞西重山瀑布亭》 宋·劉克莊

    與客窮源上盡山,林霏初卷嶺泥乾。
    似嫌甲第施朱戟,別筑茅亭俯碧湍。
    龍怒豈容緣磴汲,雹寒不敢近崖看。
    平生粗有登臨膽,今日憑高立未安。

    9 《滿庭芳 繼重陽韻 藏頭 折起方字》 元·馬鈺

    謝王公,令身脫,田耕出祥光。
    然省悟,汞內結鉛霜。
    識塵緣恩愛,須當、念斷情忘。
    猿退,乎者也,從此便潛藏。

    10 《滿庭芳 繼重陽韻 藏頭 拆起方字》 元·馬鈺

    感重陽,然下訪,是得悟黃染。
    精麥髓,弟子謹供當。
    上田田難種,懇告、神怎飛?。
    仙道,初心善,無刺亦無莨。

    11 《雁靈妙方 本名雙雁兒 謹繼重陽師父韻 洞玄》 元·馬鈺

    幸遇風仙別東州。
    無縈系,縱云游。
    得真歡樂恣情謳。
    這塵緣,一旦休。
    仿效田單用火牛。
    駕金木,倒顛流。
    大丹光顯不持修。
    在迷津,作渡

    12 《半淞園坐雨伯夔重伯壽臣及兒子方恪同游》 近代·陳三立

    百日重尋丑石存,芙蓉照水柳當門。
    蝶招裙屐迷荒徑,蝸篆亭臺認斷痕。
    亂葉鳴空群籟合,晚江撼坐一襟尊。
    秋堂對茗圍寒雨,遺世魂依犢鼻裈。

    13 《重陽和朱直方韻》 宋·陳傅良

    衰老登臨得并家,絕勝十載向天涯。
    直須與世為陶令,謹勿令人識孟嘉。
    藍水悲吟空雅健,牛山醉墨謾欹斜。
    誰知竹葉雖無分,一笑何妨菊自花。

    14 《重陽已過半月菊花方開二首》 宋·楊公遠

    過了重陽半月余,菊花方見放東籬。
    香清不減登山日,色好偏過泛酒進。
    餐落英真成浪語,存荒徑豈是虛辭。
    生來寧耐風霜挫,晚節騰芳滿世知。

    15 《重陽已過半月菊花方開二首》 宋·楊公遠

    西風轉北又旬余,才見黃花粲短籬。
    底事不開重九日,何心卻趁小春時。
    芳傳栗里陶潛逕,香入離騷屈子辭。
    不肯趨時真隱逸,豈教塵世俗人知。

    * 關于方重的詩詞 描寫方重的詩詞 帶有方重的詩詞 包含方重的古詩詞(15首)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