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而耕,日入而歸。吏不到門,夜不掩扉。有孩有童,愿以名垂。何以字之,薛孫薛兒。
嘉客會初筵,宜時魄再圓。眾皆含笑戲,誰不點頤憐。繡被花堪摘,羅繃色欲妍。將雛有舊曲,還入武城弦。
良辰當五日,偕老祝千年。彩縷同心麗,輕裾映體鮮。寂寥齋畫省,款曲擘香箋。更想傳觴處,孫孩遍目前。
端午節
今旦夫妻喜,他人豈得知。自嗟生女晚,敢訝見孫遲。物以稀為貴,情因老更慈。新年逢吉日,滿月乞名時。桂燎熏花果,蘭湯洗玉肌。懷中有可抱,何必是男兒。
柳老春深日又斜,任他飛向別人家。誰能更學孩童戲,尋逐春風捉柳花。
君不見,清涼山前一靈石,一片方方大如席。云是文殊說法座,千古流傳夸勝跡。我生聞說自孩提,將信還疑難考索。
前有別楊柳枝,夢得繼和有“春盡絮飛”之句。又復戲答。柳老春深日又斜,任他飛向別人家。誰能更學孩童戲,尋逐春風捉柳花。
?此詩為張耒作。?天將刬隋亂,帝遣六龍來。森然風云姿,颯爽毛骨開。飆馳不及視,山川儼莫回。
昔年曾賦西郊梅,茫茫去日如飛埃。即今衰病百事嬾,陳跡未忘猶一來。蜀王故苑犁已遍,散落尚有千雪堆。珠樓玉殿一夢破,煙蕪牧笛遺民哀。
彭聃俱未離乎死,況汝孩提未有知。自昔丈夫憐少子,即今王母惜孫兒。探環尚記曾游處,建鼓應無再見期。三紀七揮兒女淚,孰尸壽夭莽難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