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瓦新霜侵曉夢,黃花已過清秋。風帆何處掛扁舟。故人歸欲盡,殘日更回頭。樂圃橋邊煩借問,有人高臥江樓。寄聲聊為訴離憂。桂叢應已老,何事久淹留。
千歲蒼虬成玉樹。江南江北孤芳。平生何處最聞香。五更江上路,幾度月中霜。休笑梅兄今老大,年年青子雙雙。風流消得喚鴛鴦。和羹真個也,莫忘水云鄉。
孰不為邦,孰守其鄉。如被錦衣,晝行輝煌。侯曰上恩,曷敢弭忘。何以報之,俾民向方。
宣圣南面,珠旒袞章。十哲侑坐,群賢繢廊。六齋分列,小學峙傍。談經議道,春祠秋嘗。
闇訚諸生,振鷺來翔。詩書禮樂,游息修藏勉爾行業,為時俊良。毋毀於隨,毋嬉於荒。三歲大比,用寶於王。
甚日重黃侍玉鑾,幾時八座佩金寒。殿庭屬目夸新貴,部曲低頭拜舊官。五日尹京非細事,四時仕宦固多般。重行隔品詩仍健,應笑官卑語帶酸。
用盡文章力,多馳剸撥聲。一朝歸禁近,再歲即鈞衡。遇合功名迫,哀榮日月傾。鹽梅空有志,縮手未調羹。
憶昔都城會,論交戊午班。故書雖絕跡,晚景自貪閑。契闊形骸外,參差出處間。重來風作惡,黯淡寶蓮山。
十稔眠半村,一醉子萬象。向來此方寸,甚矣似元亮。釣石自寒煙,誰知太公望。北山忽移文,猿鶴費尋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