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關于第三紀的詩詞(65首)

    1 《二十世紀太平洋歌》 清·梁啟超

    亞洲大陸有一士,自名任公其姓梁。
    盡瘁國事不得志,斷發胡服走扶桑。
    扶桑之居讀書尚友既一載,耳目神氣頗發皇。
    少年懸弧四方志,未敢久戀蓬萊鄉。

    2 《喜遷鶯 賀人生第三子 堯山堂外紀卷六十六案》 元·王特起

    古今三絕。
    唯鄭國三良,漢家三杰。
    三俊才名,三儒文學,更有三君清節。
    爭似一門三秀,三子三孫奇崛。

    3 《策試夜潛紀長句于都堂西南隅(后首一作薛能詩)》 唐·韋承貽

    褒衣博帶滿塵埃,獨自都堂納卷回。
    蓬巷幾時聞吉語,棘籬何日免重來。
    三條燭盡鐘初動,九轉丹成鼎未開。

    4 《金剛隨機無盡頌·一合相理分第三十》 宋·釋印肅

    有為皆紀夢,無為常不動。
    可惜這圓光,把與髑髏弄。

    5 《濰縣署中寄舍弟墨第一書》 清·鄭燮

    讀書以過目成誦為能,最是不濟事。
    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無多,往來應接不暇,如看場中美色,一眼即過,與我何與也?千古過目成誦,孰有如孔子者乎?讀《易》至韋編三絕,不知翻閱過幾千百遍來,微言精義,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窮。
    雖生知安行之圣,不廢困勉下學之功也。
    東坡讀書不用兩遍,然其在翰林讀《阿房宮賦》至四鼓,老吏苦之,坡灑然不倦。

    書信讀書

    6 《三都賦》 魏晉·左思

    總序
    蓋詩有六義焉,其二曰賦。
    楊雄曰:“詩人之賦麗以則。
    ”班固曰:“賦者,古詩之流也。

    辭賦精選地名言志諷刺

    7 《紫微舍人宋公愛子侄三人同日得第作詩以紀盛》 宋·強至

    君王賜第御靈和,兄弟同時捷雋科。
    名占風雷三級遍,恩沾雨露一門多。
    衣冠盛事喧金榜,里巷榮歸綴玉珂。
    他日鳳池須接翼,侍中陰德有馀波。

    8 《仟上人舉進士過三十不第詩日男兒三十未有立》 宋·王洋

    春風只解吹克花,靈根古木無生芽。
    玲瓏拳石出萬樣,碧峰千仞藏煙霞。
    世間百事總如此,偶然感慨還興嗟。
    上人本是龍門客,少小辭家來射策。

    9 《紫微舍人宋公愛子侄三人同日得第作詩以紀盛》 宋·強至

    君王親策集英年,始信常山子侄賢。
    白晝相將金榜上,紫微三謝玉階前。
    衣冠近事尤為盛,閥閱清芬愈可傳。
    馬躍春風歸里巷,蘆花爭看一行鞭。

    10 《詩三百三首》 唐·寒山

    凡讀我詩者,心中須護凈。
    慳貪繼日廉,諂曲登時正。
    驅遣除惡業,歸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唐詩三百首高中古詩邊塞贊美將軍

    11 《五月五日蜀州放解牓第一人楊監具慶下孤生愴》 宋·陸游

    甲午五月之庚寅,淵魚躍起三江津,震雷霪雨夜達晨,我知決定非凡鱗。
    人生富貴不逮親,萬鐘五鼎空酸辛。
    少年得祿羞常珍,調節滋味躬爨薪。
    徹食奉盥授帨巾,此樂豈復論賤貧。

    12 《丁酉元日年七十一》 宋·方回

    晚節詩如白樂天,每逢元日有新篇。
    九臚唱第今三紀,七袠開端又一年。
    風雪五年憐過馬,兒孫百指望歸船。
    老身窮健無煩惱,猶倚文章賣酒錢。

    13 《還徐叔子犀帶》 宋·陳傅良

    徐子贈我舊寶犀,宣和國工所事治。
    玄玉十截黃四垂,厚且半寸徑尺圍。
    方廉整不刻毫厘,金飾諸末柔丹韋。
    寘之止齋光陸離,天吳海若不敢窺。

    14 《留守太尉潞國文公寵示耆年會詩次韻繼和》 宋·蘇頌

    四登臺袞垂三紀,三鎮神崧第二春。
    會老特過丞相閣,開筵仍具大官珍。
    追尋故事圖形在,喜遇承平笑語頻。
    敘述須歸大手筆,唱酬俱是兩都賓。
    貴如方岳虞咨牧,清比西山晉列真。
    盛集古今應未有,謾夸靈鷲會中人。

    15 《襄陽為盧竇紀事(第五首一作馬戴詩襄陽席上呈于司空)》 唐·元稹

    帝下真符召玉真,偶逢游女暫相親。
    素書三卷留為贈,從向人間說向人。
    風弄花枝月照階,醉和春睡倚香懷。
    依稀似覺雙環動,潛被蕭郎卸玉釵。

    寫山詠物

    16 《句》 唐·徐凝

    青山舊路在,白首醉還鄉。
    (《別白公》)
    試到第三橋,便入千頃花。
    (以上并見《紀事》)

    17 《送金可紀歸新羅》 唐·章孝標

    登唐科第語唐音,望日初生憶故林。
    鮫室夜眠陰火冷,蜃樓朝泊曉霞深。
    風高一葉飛魚背,潮凈三山出海心。
    想把文章合夷樂,蟠桃花里醉人參。

    18 《訴衷情(次韻他伯紀桃花)》 宋·李彌遜

    小桃初破兩三花。
    深淺散余霞。
    東君也解人意,次第到山家。
    臨水岸,一枝斜。
    照籠紗。
    可憐何事,苦愛施朱,減盡容華。

    19 《減字木蘭花(諸齋作真率會、又用前韻賦木蘭花令三首)》 宋·沈瀛

    陋人居止。
    旬一集真終日喜。
    先自薰風堂名。
    客目輪流次第通。
    昔賢置酒。
    十老半千年紀壽。
    知彼由何。
    真處閑中日月多。

    詠物梅花

    20 《凈因院建炎兵火獨存紀事》 宋·聞人偲

    湖海浮學二十年,重來春色尚依然。
    杏花籬落噴紅霧,楊柳林塘護綠煙。
    草暖村人出游地,鳩鳴刺史勸農天。
    覺場獨在三災外,試問支郎第幾禪。

    * 關于第三紀的詩詞 描寫第三紀的詩詞 帶有第三紀的詩詞 包含第三紀的古詩詞(65首)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