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縱目的詩詞(407首)
2
《京兆府試目極千里》 唐·劉得仁
獻賦多年客,低眉恨不前。
此心常郁矣,縱目忽超然。
送驥登長路,看鴻入遠天。
古墟煙冪冪,窮野草綿綿。
樹與金城接,山疑桂水連。
何當開霽日,無物翳平川。
寓言
3
《縱目》 宋·陳棣
思窮煙浪闊,目斷暮云層。
舊賞去何有,新詩得未曾。
披章如對景,搜句懶挑燈。
酬唱慚非敵,君千我百能。
6
《詩》 唐·拾得
諸佛留藏經,只為人難化。
不唯賢與愚,個個心構架。
造業大如山,豈解懷憂怕。
那肯細尋思,日夜懷奸詐。
8
《捕虎行》 宋·汪襄
西山春暮繁草木,紅白花開映巖谷。
朝來猛虎忽留蹤,獵人挾刃爭驅逐。
坡平草軟筋力健,目光兩鏡照林麓。
吻牙狐兔何足噬,要向川原飽人肉。
9
《憶山送人》 宋·蘇洵
少年喜奇跡,落拓鞍馬間。
縱目視天下,愛此宇宙寬。
山川看不厭,浩然遂忘還。
岷峨最先見,晴光厭西川。
10
《游南山》 宋·汪任
湞陽富佳致,無以過南山。
山高雄地理,萬丈親云端。
攀援臨絕頂,氣象非塵寰。
神存古廟貌,臺敞舊軒欄。
11
《風流子》 宋·朱敦儒
吳越東風起,江南路,芳草綠爭春。
倚危樓縱目,繡簾初卷,扇邊寒減,竹外花明。
看西湖、畫船輕泛水,茵幄穩臨津。
嬉游伴侶,兩兩攜手,醉回別浦,歌遏南云。
12
《渡江云 庚戌臘月九日,與邾仲羲同往江陰·》 元·邵亨貞
,芭葦彌望,朔吹乍靜,山氣乍昏復明,起與仲羲登橋縱目,霜月遍野,情懷恍然,口占紀行,求仲羲印可朔風吹破帽,江空歲晚,客路正冰霜。
暮鴉歸未了,指點旗亭,弭棹宿河梁。
荒煙亂草,試小立、目送斜陽。
尋舊游、恍然如夢,展轉意難忘。
13
《登龍瑞觀北巖》 唐·方干
縱目下看浮世事,方知峭崿與天通。
湖邊風力歸帆上,嶺頂云根在雪中。
促韻寒鐘催落照,斜行白鳥入遙空。
前人去后后人至,今古異時登眺同。
15
《府試萊城晴日望三山》 唐·許彬
不易識蓬瀛,憑高望有程。
盤根出巨浸,遠色到孤城。
隱隱排云峻,層層就日明。
凈收殘靄盡,浮動嫩嵐輕。
縱目徒多暇,馳心累發誠。
從容更何往,此路徹三清。
16
《登祝融峰》 唐·王元
草疊到孤頂,身齊高鳥翔。
勢疑撞翼軫,翠欲滴瀟湘。
云濕幽崖滑,風梳古木香。
晴空聊縱目,杳杳極窮荒。
17
《春郊游眺寄孫處士二首》 唐·薛濤
低頭久立向薔薇,愛似零陵香惹衣。
何事碧溪孫處士,百勞東去燕西飛。
今朝縱目玩芳菲,夾纈籠裙繡地衣。
滿袖滿頭兼手把,教人識是看花歸。
19
《登新城縣樓贈蔡明府》 唐·方干
楊震東來是宦游,政成登此自消憂。
草中白道穿村去,樹里清溪照郭流。
縱目四山宜永日,開襟五月似高秋。
不知縣籍添新戶,但見川原桑柘稠。
20
《減字木蘭花》 宋·呂勝己
煙云變化。
面面青山如展畫。
俯對平川。
野水煙村遠接天。
有時縱目。
景物繁華觀不足。
月下風頭。
一曲清謳博見樓。
* 關于縱目的詩詞 描寫縱目的詩詞 帶有縱目的詩詞 包含縱目的古詩詞(40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