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曉逾閩嶂,乘春望越臺。宿云鵬際落,殘月蚌中開。薜荔搖青氣,桄榔翳碧苔。桂香多露裛,石響細泉回。
寫景抒情歸隱
候曉逾閩嶠,乘春望越臺。宿云鵬際落,殘月蚌中開。薜荔搖青氣,桄榔翳碧苔。桂香多露裛,石響細泉回。
孟秋首歸路,仲月旅邊亭。聞道蘭山戰,相邀在井陘。屢斗關月滿,三捷虜云平。漢軍追北地,胡騎走南庭。
霜天起長望,殘月生海門。風靜夜潮滿,城高寒氣昏。故人何寂寞,久已乖清言。明發不能寐,徒盈江上尊。
寒蹤白云里,法侶自提攜。竹徑通城下,松門隔水西。方同沃洲去,不似武陵迷。仿佛方知處,高峰是會稽。
寫景寫山抒情
吳越溪山興未窮,又扶衰病過垂虹。浮天自古東南水,送客今朝西北風。絕境自忘千里遠,勝游難復五人同。舟師不會留連意,擬看斜陽萬頃紅。
擊船三日風當止,雨欲逗晴云亂飛。沽酒店家都是薄,買蔬山市晚方歸。客裝淹速信難料,友社歡諧知可依。喚醒玄真共心賞,桃花流水鱖魚肥。
天王念遠民,哀此西南隅。主者按其籍,取之盡錙銖。掃地皆赤立,名獨存版圖。竭澤儻未已,來年恐無魚。
敲磕門庭細揣磨,路頭盡處再經過。明明說與虛堂叟,東海兒孫日轉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