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身肯聽俗,人事直強親。開窗對修竹,筆墨得具陳。俗子有時來,揮去防怒嗔。相看久不厭,陳子清且真。
蚤日已俊茂,高交仍老成。貫通雖七略,陶冶異長城。圣世患才少,忠言繇主明。平生捩眼看,得雋每知名。
遠別欲無寐,細論誰有酒。今當作劇縣,君意亦樂不。江湖吏道僻,歲月民勞久。救之敝精神,自愛終袖手。
吳淞人物老儒宗,閩浙文章屬鉅公。竹葉幾杯惟對酒,棘闈數仞不通風。較文已辨珉兼玉,揭榜應知魚經龍。近日有心來聽教,奈何方面事匆匆。
龔黃古賢牧,政事見于今。疾惡風霜手,活人天地心。躬行循吏傳,時作謝池吟。我欲依劉表,常憂老病侵。
身為吟詩瘦,家因好誼貧。如何賢太守,不念可憐人。橘井誰知處,桃源莫問津。秋風吹白發,滄海老垂綸。
久坐圖書府,方登著作庭。人知才可敬,公以德為馨。議論參諸老,文章本六經。省中相別后,夜夜望奎星。
詞臣工筆墨,亦足致功勛。細草平戎策,兼為諭蜀文。一言關治亂,千載有知聞。應笑垂綸叟,愁吟對海云。
渺渺長淮路,秋風落木悲。乾坤限南北,胡虜迭興衰。志士言機會,中原入夢思。江湖好山色,都在夕陽時。
老為吳會客,耆舊不相忘。政以牛馬走,曾陪鹓鷺行。千年書穴在,六月鏡湖涼。從此登臨地,回頭憶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