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上高樓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驚風亂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墻。嶺樹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腸。共來百越文身地,猶自音書滯一鄉。
唐詩三百首抒情懷人
高掛吳帆喜動容,問安歸去指湘峰。懸魚庭內芝蘭秀,馭鶴門前薜荔封。紅旆正憐棠影茂,彩衣偏帶桂香濃。臨岐獨有沾襟戀,南巷當年共化龍。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覽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
高中文言文楚辭寫人愛國勵志憂國憂民
惜誦惜誦以致愍兮,發憤以抒情。所作忠而言之兮,指蒼天以為正。令五帝使折中兮,戒六神與向服。
楚辭抒懷
白云最深處,像設盈巖堂。村祭足茗粣,水奠多桃漿。箘uM突古砌,薜荔繃頹墻。爐灰寂不然,風送杉桂香。
為待防風餅,須添薏苡杯。 ——張賁香然柏子后,尊泛菊花來。 ——皮日休
景勝詩懷曠,愁圍酒力降。地雷晴破石,山雨夜翻江。夢遠蓬萊館,香余薜荔窗。諒無封建跡,白首困南邦。
若木扶桑莫苦攀,芙蓉薜荔不妨閑。封三萬戶煙云裹,化百千身水石間。
檐前萬點落珠璣,乳燕梁間嫩學飛。水匯百川人跡絕,苔封三徑馬蹄稀。田塍湓溢禾生耳,薜荔芊綿垣有衣。江上何償表興盡,卻乘新漲棹舟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