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關于蘚徑的詩詞(158首)

    1 《浣溪沙·雨歇梧桐淚乍收》 清·納蘭性德

    雨歇梧桐淚乍收,遣懷翻自憶從頭。
    摘花銷恨舊風流。
    簾影碧桃人已去,屧痕蒼蘚徑空留。
    兩眉何處月如鉤?

    感傷思念

    2 《寄華州李中丞》 唐·姚合

    毛女峰前郡,煙霞氣轉清。
    庭分靈掌影,窗度瀑泉聲。
    蘚徑人稀到,松齋藥自生。
    常餐亦芝朮,閑客是公卿。

    3 《草蟲》 唐·李咸用

    如繰如織暮eV々,應節催年使我愁。
    行客語停孤店月,高人夢斷一床秋。
    風低蘚徑疑偏急,雨咽槐亭得暫休。
    須付畫堂蘭燭畔,歌懷醉耳兩悠悠。

    4 《寄廬山白大師》 唐·李中

    長憶尋師處,東林寓泊時。
    一秋同看月,無夜不論詩。
    泉美茶香異,堂深磬韻遲。
    鹿馴眠蘚徑,猿苦叫霜枝。
    別后音塵隔,年來鬢發衰。
    趨名方汲汲,未果再游期。

    5 《鶴》 唐·李中

    九皋羽翼下晴空,萬里心難駐玉籠。
    清露滴時翹蘚徑,白云開處唳松風。
    歸當華表千年后,怨在瑤琴別操中。
    好共靈龜作儔侶,十洲三島逐仙翁。

    邊塞

    6 《和印先輩及第后獻座主朱舍人郊居之作》 唐·徐鉉

    成名郊外掩柴扉,樹影蟬聲共息機。
    積雨暗封青蘚徑,好風輕透白綀衣。
    嘉魚始賦人爭誦,荊玉頻收國自肥。
    獨坐公廳正煩暑,喜吟新詠見玄微。

    7 《寄韓蛻秀才》 唐·齊己

    松門高不似侯門,蘚徑鞋蹤觸處分。
    遠事即為無害鳥,多閑便是有情云。
    那憂寵辱來驚我,且寄風騷去敵君。
    知伴李膺琴酒外,絳紗閑卷共論文。

    8 《漁家傲》 宋·盧祖皋

    檐玉敲寒聲不定。
    水仙瓶里梅相映。
    半縷篝香云欲暝。
    窗幾靜。
    月華時送瑯玕影。
    不用五湖尋小艇。
    吾廬剩有閑風景。
    薄醉起來行蘚徑
    多幽興。
    悠然一霎風吹醒。

    9 《聲聲慢(逃禪作菊、桂、秋荷,目之曰三逸)》 宋·周密

    妝額黃輕,舞衣紅淺,西風又到人間。
    小雨新霜,萍池蘚徑生寒。
    輸它漢宮姊妹,粲星鈿、霞佩珊珊。
    涼意早,正金盤露潔,翠蓋香殘。

    10 《蘇武慢·避世安時》 元·馮尊師

    避世安時,同塵處順,淵默至人誰識。
    鶉居*食,蘚徑蘿龕,深密養廉寧極。
    浮枕有定,出入無方,逆順神機難測。
    樂簞瓢、笑傲林泉,未肯折腰形役。

    11 《西園》 宋·陸游

    半掩朱門蘚徑斜,翠屏繡谷忽谽*。
    高高下下天成景,密密疏疏自在花。
    江近夕陽迎宿鷺,林昏殘角促歸鴉。
    吾舟已系津南岸,喚客猶能一笑嘩。

    12 《初冬掃東山之麓置數石于喬松巨竹間以眺西山》 宋·陸游

    護霜天氣半晴陰,小嶺蒼寒蘚徑深。
    翠靄欲成孤鳳舞,青松先作老龍吟。
    漁歌浦口生高興,騎吹邊頭負壯心。
    兒報東村蚤梅發,杖藜與汝共幽尋。

    13 《筠庵午憩》 宋·楊萬里

    筠庵稍不至,一至一回好。
    風從林梢落,吹亂竹根草。
    巾屨上下涼,鶯鵲左右噪。
    市聲元不近,靜聽遠亦到。

    14 《漢中城樓》 宋·文同

    蘚徑踏層斑,高林古木間。
    雁隨平楚遠,云共太虛閑。
    晚靄昏斜谷,晴陽露斗山。
    將身就清曠,名路爾何顏。

    15 《游東山示客》 宋·曾鞏

    虞寄庵余蘚徑通,滿山臺殿出青紅。
    難逢堆案文書少,偶見憑欄笑語同。
    梅粉巧含溪上雪,柳黃微破日邊風。
    從今準擬頻行樂,日伴樽前白發翁。

    16 《凈光山四詠呈水心先生·絕境亭》 宋·徐照

    高頂宜登高,吾州見地形。
    水通蠻國遠,山出海門青。
    蘚徑僧行跡,風枝鶴退翎。
    公能同眾樂,私帑建官亭。

    17 《又和晦翁棹歌》 宋·方岳

    竹繞寒樓蘚徑深,莖莖手種玉成林。
    翠屏向晚無人對,猶識先生一寸心。

    18 《送呂道師還天臺山》 宋·王铚

    結宇孤峰蘚徑危,身閒鷗鳥信忘機。
    水聲山色何今古,物態人情果是非。
    子踏白云來問道,我垂華發自生輝。
    赤城歸去松門晚,萬里秋風上客衣。

    19 《烏龍和尚》 宋·釋重顯

    空巖清夜坐,蘚徑積深雪。
    瞑目思古人,徹曙落殘月。
    童敲石磬寒,猿掛枯枝折。
    杳杳無限情,分明向誰說。

    20 《送崇己闍梨歸天臺》 宋·釋重顯

    石橋云瀑冷相侵,蘚徑蘿龕入更深。
    卻羨搘筇遠歸去,半千尊者是知音。

    * 關于蘚徑的詩詞 描寫蘚徑的詩詞 帶有蘚徑的詩詞 包含蘚徑的古詩詞(158首)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