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關于言事官的詩詞(790首)

    1 《同寅章德懋黃仲昭莊孔易以言事去職為之太息》 明·倪岳

    悠悠往事不堪論,默默窮愁淚暗吞。
    敢向明時傷遠謫,獨憐壯志付空言。
    楚人但識湘閭去,漢室誰知汲黯存。
    愧我同官未同事,端居真已負君恩。

    2 《胡宗偉罷官改秩,舉將不及格,往謁金陵丹陽》 宋·范成大

    凍云埋山天冥蒙,北風無情雪塞空。
    道傍人稀鳥飛絕,問君東游何匆匆?
    君言薄官淡無味,免俗未能聊復爾。
    我評茲事一鴻毛,因行且看佳山水。

    3 《送友人之邵武推官》 明·張掞

    遨游京國歲華侵,一命南還雨露深。
    囊里尚存言事稿,床頭已盡結交金。
    晚云零落同官況,秋水微茫亂客心。
    到郡總知懷故舊,地遙無雁寄新吟。

    4 《乙酉六月十九日應詔言事九月一日去國一首》 宋·洪咨夔

    黑風吹雨出長安,破帽騷騷怯暮寒。
    不得之乎成一事,卻因而已失三官。
    人心天理推詳易,世路交情點檢難。
    白發老人經事慣,教兒只作博投看。

    5 《送張推官洞赴晏相公辟》 宋·梅堯臣

    送子居大梁,關中乃關外。
    往者邊事繁,秦民被災害。
    今聞獨豐穰,逮堠無動旝。
    相公欲勤勞,請以臨都會。

    6 《送青州簽判俞退翁致仕還湖州》 宋·蘇轍

    不作清時言事官,海邦那復久盤桓。
    早依蓮社塵緣少,新就草堂歸計安。
    富貴暫時朝露過,江山故國水精寒。
    宦游従此知多事,收取《楞伽》靜處看。

    7 《公退言懷》 宋·王禹偁

    吏胥圍繞簿書堆,病眼昏昏素發垂。
    已覺文章無用處,不歸田里待何時。
    兩衙決事官差我,五日延英詔問誰。
    賴有古人蹤跡在,只應蘧寧是吾師。

    8 《送周正孺自考功郎中歸守梓潼兼簡呂元鈞三絕》 宋·蘇轍

    白發熙寧老諍臣,凜然心膽大于身。
    吾儕坐看馮唐去,誰起云中廢棄人。
    十年符竹守吾州,故吏相逢嘲土牛。
    毋謂徐公不堪用,諸人自與世沉浮。
    東道如聞近稍安,乘驄按部凜生寒。
    忽逢太守能相下,俱是従來言事官

    9 《送周正孺自考功郎中歸守梓潼兼簡呂元鈞三絕》 宋·蘇轍

    東道如聞近稍安,乘驄按部凜生寒。
    忽逢太守能相下,俱是從來言事官

    10 《丁巳春言事四歸和朱子云賜詩韻》 宋·姚勉

    鯉魚書來上誰字,斗牛光中湖海士。
    梅花臘雪曾會面,桃李春風一彈指。
    剝書得詩意雄杰,鐘呂驚聞箏笛耳。
    懦夫有聞氣可作,奸諛未誅神已死。

    11 《夜起有感》 宋·方回

    古人所愿為,莫若言事官
    前后五百輩,風節何索然。
    士所甚榮者,草詔登金鑾。
    繆妄或預選,文章何足傳。

    12 《伶官傳序》 宋·歐陽修

    嗚呼!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與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晉王之將終也,以三矢賜莊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與吾約為兄弟,而皆背晉以歸梁。
    此三者,吾遺恨也。
    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莊宗受而藏之于廟。

    高中文言文史論序文

    13 《段太尉逸事狀》 唐·柳宗元

    太尉始為涇州刺史時,汾陽王以副元帥居蒲。
    王子晞為尚書,領行營節度使,寓軍邠州,縱士卒無賴。
    邠人偷嗜暴惡者,卒以貨竄名軍伍中,則肆志,吏不得問。
    日群行丐取于市,不嗛,輒奮擊折人手足,椎釜鬲甕盎盈道上,袒臂徐去,至撞殺孕婦人。

    敘事贊美寫人

    14 《送宗判官歸滑臺序》 唐·任華

    大丈夫其誰不有四方志?則仆與宗袞二年之間,會而離,離而會,經途所亙,凡三萬里。
    何以言之?去年春會于京師,是時仆如桂林,袞如滑臺;今年秋,乃不期而會于桂林;居無何,又歸滑臺,王事故也。
    舟車往返,豈止三萬里乎?人生幾何?而倏聚忽散,遼夐若此,抑知己難遇,亦復何辭!歲十有一月,二三子出餞于野。
    霜天如掃,低向朱崖。

    送別友情寫景

    15 《五代史伶官傳序》 宋·歐陽修

    嗚呼!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與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晉王之將終也,以三矢賜莊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與吾約為兄弟;而皆背晉以歸梁。
    此三者,吾遺恨也。
    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莊宗受而藏之于廟。

    古文觀止史論傳記序文

    16 《累年告老恩旨未俞詔領祠宮遂還鄉闬燕間無事》 宋·蘇頌

    我昔就學初,齠童齒未齔。
    嚴親念癡狂,小藝誘愚鈍。
    始時授章句,次第教篇韻。
    蒙泉企層瀾,覆簣期九仞。

    17 《行次西郊作一百韻》 唐·李商隱

    蛇年建午月,我自梁還秦。
    南下大散關,北濟渭之濱。
    草木半舒坼,不類冰雪晨。
    又若夏苦熱,燋卷無芳津。

    18 《鄉人言》 宋·張舜民

    郴江有奇石,似牛伏岸側。
    鄉人久相傳,過者有顛覆。
    我與鄉人謀,鑿去可勿留。
    祇消一日力,得弭千歲憂。

    19 《福昌書事言懷一百韻上運判唐通直》 宋·張耒

    戰國韓余壤,王畿漢舊京。
    南圍山峙秀,東泛洛浮清。
    女幾荒遺廟,宜陽認故城。
    千秋迷佩玦,百戰有榛荊。

    20 《謫居感事》 宋·王禹偁

    遷謫獨熙熙,襟懷自坦夷。
    孤寒明主信,清直上天知。
    消息還依道,生涯只在詩。
    惟尚諭山水,詎敢詠江蘺。

    * 關于言事官的詩詞 描寫言事官的詩詞 帶有言事官的詩詞 包含言事官的古詩詞(790首)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