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調鼎手的詩詞(78首)
1
《水調歌頭 壽雪齊》 元·王惲
高齋際晴雪,萬象入遐觀。
文章在公余事,聞望到歐韓。
千古微茫洙泗,浩浩發源伊洛,百折障狂瀾。
歌詠武公志,儆折過銘盤。
2
《水調歌頭》 宋·張元干
平日幾經過,重到更留連。
黃塵烏帽,覺來眼界忽醒然。
坐見如云秋稼,莫問雞蟲得失,鴻鵠下翩翩。
四海九州大,何地著飛仙。
8
《食虀有作》 宋·曹勛
點化八珍爽,須煩一品虀。
付寒求甕下,面法記山西。
宮徵難忘味,膏梁勿遽迷。
終然調鼎手,深旨出扶犁。
9
《題廳后梅樹》 宋·趙蕃
移梅初有詩,梅開重成賦。
豈問耳目謀,蓋珍貞白故。
花宜倚竹妍,陰稱巡檐步。
或嫌太幽閟,結實每愆御。
我非調鼎手,何暇為此慮。
但取冰玉姿,不遭桃李污。
11
《送石宰》 宋·杜范
朔風攪長林,凝冰封厚地。
人嗟行路難,君行亦易易。
句金號巖邑,日事紛萬蝟。
群情一齟齬,煩言四騰沸。
16
《上孫使君》 唐·貫休
圣主得賢臣,天地方交泰。
恭惟岳精粹,多出于昭代。
君侯握文鏡,獨立塵埃外。
王演俗容儀,崔陵小風概。
17
《滿庭芳》 宋·沈蔚
柳與堤回,橋隨波轉,望中如在蓬萊。
水禽高下,煙霧斂還開。
認是仙翁住處,都不見、一點塵埃。
壺天晚,清寒帶雪,光景自徘徊。
19
《水龍吟》 宋·石孝友
舊游曾記當年,鳳城雨露開晴晝。
端門發鑰,御爐煙暗,宮花影覆。
帝念民勞。
俾乘軺傳,暫臨牛斗。
20
《念奴嬌》 宋·楊炎正
杏花楊柳,對東風染盡、一年春色。
彈壓煙光三萬頃,誰識清都仙伯。
夜泛銀潢,手移星緯,飛墮從天闕。
御風乘興,偶然身到鄉國。
七夕節送別
* 關于調鼎手的詩詞 描寫調鼎手的詩詞 帶有調鼎手的詩詞 包含調鼎手的古詩詞(7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