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關于選本的詩詞(110首)

    1 《酬普選二上人期相會見寄》 唐·嚴維

    本意宿東林,因聽子賤琴。
    遙知大小朗,已斷去來心。
    夜靜溪聲近,庭寒月色深。
    寧知塵外意,定后便成吟。

    2 《送陶少府赴選》 唐·李群玉

    陶君官興本蕭疏,長傍青山碧水居。
    久向三茅窮藝術,仍傳五柳舊琴書。
    跡同飛鳥棲高樹,心似閑云在太虛。
    自是葛洪求藥價,不關梅福戀簪裾。

    3 《頻訪盧秀才(盧時在選末)》 唐·韓偓

    藥訣棋經思致論,柳腰蓮臉本忘情。
    頻頻強入風流坐,酒肆應疑阮步兵。

    4 《本草采萍時日歌(唐高供奉作)》 唐·佚名

    不在山,不在岸,采我之時七月半。
    選甚癱風與緩風,些小微風都不算。
    豆淋酒內下三丸,鐵幞頭上也出汗。

    詠史懷古

    5 《論詩三十首(選五)》 金朝·元好問

    其七慷慨歌謠絕不傳,穹廬一曲本天然。
    中州萬古英雄氣,也到陰山敕勒川。
    其八沈宋橫馳翰墨場,風流初不廢齊梁。
    論功若準平吳例,合著黃金鑄子昂。

    評論組詩

    6 《蘇武傳(節選)》 兩漢·班固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為郎,稍遷至栘中廄監。
    時漢連伐胡,數通使相窺觀。
    匈奴留漢使郭吉、路充國等前后十余輩,匈奴使來,漢亦留之以相當。
    天漢元年,且鞮侯單于初立,恐漢襲之,乃曰:「漢天子我丈人行也。

    高中文言文傳記贊美寫人

    7 《霍光傳(節選)》 兩漢·班固

    霍光,字子孟,票騎將軍去病弟也。
    父中孺,河東平陽人也,以縣吏給事平陽侯家,與侍者衛少兒私通而生去病。
    中孺吏畢歸家,娶婦生光,因絕不相聞。
    久之,少兒女弟子夫得幸于武帝,立為皇后,去病以皇后姊子貴幸。

    傳記

    8 《無俗念 景金本?溪詞注云,十二首亦名酹江》 元·丘處機

    孤身蹬,泛秦川、西入?溪鄉域。
    曠谷巖前幽澗畔,高*云龕棲跡。
    煙火俱無,簞瓢不置,日用何曾積。
    饑餐渴飲,逐時村巷求覓。

    9 《河中孫學士以詩見寄因次本韻繼和三章用為酬》 宋·魏野

    表里山河舜帝基,圣君館殿選賢知。
    開筵想任佳人擁,游寺應嫌俗吏隨。
    政訝龔黃推絕席,文疑元白豎降旗。
    逍遙樓向閑登處,幾感皇唐御制詩。

    10 《金峨本老領優婆塞眾求寫選僧堂三大字示以數》 宋·樓鑰

    行者堂中選僧,眾僧堂中選佛。
    人道是,我卻不。
    不如莫待僧伽梨,便與豎起脊梁骨。
    大丈夫,休汩沒。

    11 《送本仲聘君分韻得良字》 宋·程公許

    國家全盛時,幅員萬里長。
    季幣到空谷,靡才不周行。
    豈其貴自珍,而病匿弗彰。
    南渡今百年,蜀遠夫一方。

    12 《寄題濟南蔣氏務本堂》 宋·方回

    人生真樂在田廬,幾頃膏腴幾卷書。
    遴選友朋研簡冊,撫存僮仆課犁耡。
    紫荊一樹永無恙,丹桂五枝應有余。
    孝弟儉勤植根柢,時聞佳氣又充閭。

    13 《郡宅中齋》 唐·宋之問

    郡宅枕層嶺,春湖繞芳甸。
    云甍出萬家,臥覽皆已遍。
    漁商汗成雨,廨邑明若練。
    越俗鏡中行,夏祠云表見。

    14 《答魑魅代書寄家人》 唐·沈佺期

    魑魅來相問,君何失帝鄉。
    龍鐘辭北闕,蹭蹬守南荒。
    覽鏡憐雙鬢,沾衣惜萬行。
    抱愁那去國,將老更垂裳。

    15 《感時留別從兄徐王延年、從弟延陵》 唐·李白

    天籟何參差,噫然大塊吹。
    玄元包橐籥,紫氣何逶迤。
    七葉運皇化,千齡光本支。
    仙風生指樹,大雅歌螽斯。

    16 《睢陽酬別暢大判官》 唐·高適

    吾友遇知己,策名逢圣朝。
    高才擅白雪,逸翰懷青霄。
    承詔選嘉賓,慨然即馳軺。
    清晝下公館,尺書忽相邀。

    17 《客堂》 唐·杜甫

    憶昨離少城,而今異楚蜀。
    舍舟復深山,窅窕一林麓。
    棲泊云安縣,消中內相毒。
    舊疾甘載來,衰年得無足。

    18 《八哀詩·故秘書少監武功蘇公源明》 唐·杜甫

    武功少也孤,徒步客徐兗。
    讀書東岳中,十載考墳典。
    時下萊蕪郭,忍饑浮云巘.負米晚為身,每食臉必泫。
    夜字照爇薪,垢衣生碧蘚。

    19 《送襄陽李尚書》 唐·李益

    天寒發梅柳,憶昔到襄州。
    樹暖然紅燭,江清展碧油。
    風煙臨峴首,云水接昭丘。
    俗尚春秋學,詞稱文選樓。

    20 《茶山詩》 唐·袁高

    禹貢通遠俗,所圖在安人。
    后王失其本,職吏不敢陳。
    亦有奸佞者,因茲欲求伸。
    動生千金費,日使萬姓貧。

    * 關于選本的詩詞 描寫選本的詩詞 帶有選本的詩詞 包含選本的古詩詞(110首)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