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關于逝年的詩詞(367首)

    1 《雜曲歌辭·少年行三首》 唐·杜甫

    莫笑田家老瓦盆,自從盛酒長兒孫。
    傾銀注瓦驚人眼,共醉終同臥竹根。
    巢燕養雛渾去盡,紅花結子已無多。
    黃衫年少來宜數,不見堂前東逝波。
    馬上誰家白面郎,臨階下馬坐人床。
    不通姓字粗豪甚,指點銀瓶索酒嘗。

    2 《聞逝者自驚》 唐·李嘉祐

    亦知死是人間事,年老聞之心自疑。
    黃卷清琴總為累,落花流水共添悲。
    愿將從藥看真訣,又欲休官就本師。
    兒女眼前難喜舍,彌憐雙鬢漸如絲。

    3 《少年行二首》 唐·杜甫

    莫笑田家老瓦盆,自從盛酒長兒孫。
    傾銀注瓦驚人眼,共醉終同臥竹根。
    巢燕養雛渾去盡,江花結子已無多。
    黃衫年少來宜數,不見堂前東逝波。

    寫景詠物

    4 《感逝(浙東)》 唐·元稹

    頭白夫妻分無子,誰令蘭夢感衰翁。
    三聲啼婦臥床上,一寸斷腸埋土中。
    蜩甲暗枯秋葉墜,燕雛新去夜巢空。
    情知此恨人皆有,應與暮年心不同。

    5 《感月悲逝者》 唐·白居易

    存亡感月一潸然,月色今宵似往年。
    何處曾經同望月,櫻桃樹下后堂前。

    6 《憶微之傷仲遠(李三仲遠去年春喪)》 唐·白居易

    幽獨辭群久,漂流去國賒。
    只將琴作伴,唯以酒為家。
    感逝因看水,傷離為見花。
    李三埋地底,元九謫天涯。
    舉眼青云遠,回頭白日斜。
    可能勝賈誼,猶自滯長沙。

    7 《微之敦詩晦叔相次長逝,巋然自傷,因成二絕》 唐·白居易

    并失鹓鸞侶,空留麋鹿身。
    只應嵩洛下,長作獨游人。
    長夜君先去,殘年我幾何。
    秋風滿衫淚,泉下故人多。

    8 《傷畫松道芬上人(因畫釣臺江山而逝)》 唐·徐凝

    百法驅馳百年壽,五勞消瘦五株松。
    昨來聞道嚴陵死,畫到青山第幾重。

    9 《嘆逝賦》 魏晉·陸機

    昔每聞長老追計平生同時親故,或凋落已盡,或僅有存者。
    余年方四十,而懿親戚屬,亡多存寡;昵交密友,亦不半在。
    或所曾共游一途,同宴一室,十年之外,索然已盡,以是哀思,哀可知矣,乃作賦曰: 伊天地之運流,紛升降而相襲。
    日望空以駿驅,節循虛而警立。

    寓事故事

    10 《清平樂 行郡歙城寒食日傷逝有作 天下同文》 元·盧摯

    年時寒食。
    直到清明日。
    草草杯盤聊自適。
    不管家徒四壁。
    今年寒食無家。
    東風恨滿天涯。
    早是海棠睡去,莫教醉了梨花。

    11 《挽大年法師》 明·冰如源

    影堂燈永夜,想像似安禪。
    授法兩三子,深心十二年。
    矮松方掛月,新塔已生煙。
    氣結更何語,徒為嘆逝川。

    12 《述懷(時年八十二)》 明·易恒

    雁信無馮蝶夢訛,寥寥空望遠人過。
    家如明月圓時少,腸似游絲斷處多。
    垂白不禁青鏡在,落紅其奈綠陰何。
    百年歲月今如許,誰遣流光逐逝波。

    13 《七年元日對酒五首》 唐·白居易

    慶吊經過懶,逢迎拜跪遲。
    不因時節日,豈覺此身羸?
    眾老憂添歲,余衰喜入春。
    年開第七秩,屈指幾多人?

    14 《仆去杭五年吳中仍歲大饑疫故人往往逝去聞湖》 宋·蘇軾

    來往三吳一夢間,故人半作冢累然。
    獨依舊社傳真法,要與遺民度厄年。
    趙叟近聞還印綬,竺翁先已返林泉。
    何時杖策相隨去,任性逍遙不學禪。

    15 《仆去杭五年,吳中仍歲大饑疫,故人往往逝去》 宋·蘇軾

    來往天吳一夢間,故人半作冢累然。
    獨依舊社傳真法,要與遺民度厄年。
    趙叟近聞還印綬,竺翁先已反林泉。
    何時策杖相隨去,任性逍遙不學禪。

    16 《崇禧給事同年馬兄挽辭二首》 宋·王安石

    藏室亡三篋,得之公最多。
    露曦當晚景,川逝作前波。
    惠寄輿人誦。
    悲傳挽者歌。
    竹西攜手處,清淚邈山河。

    17 《有為予言烏龍高嶮不可到處有僧巖居不知其年》 宋·陸游

    樵子向予說,有僧巢翠微;巖扉云共宿,錫杖鶴同飛。
    日暮松明火,天寒槲葉衣。
    棄官從此逝,非子尚誰歸?

    18 《天王廣教院在山東麓予年二十余時與老僧惠迪》 宋·陸游

    游山如讀書,深淺皆可樂;道邊小精舍,亦自一丘壑。
    凄涼四十年,始復重著腳。
    老僧逝已久,講座塵漠漠。
    當時童子輩,衰鬢亦蕭索。

    19 《聞一二故人相繼而逝,感嘆書懷》 宋·楊萬里

    故人昔同朝,與游每甚歡。
    豈緣勢利合,相得文字間。
    有頃各補外,不見今六年。
    我來荊溪上,敲榜索租錢。

    20 《悼逝》 宋·張耒

    結發為夫婦,少年共饑寒。
    我迂趨世拙,十載困微官。
    男兒不終窮,會展凌風翰。
    相期脫崎嶇,一笑紓艱難。

    * 關于逝年的詩詞 描寫逝年的詩詞 帶有逝年的詩詞 包含逝年的古詩詞(367首)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