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關于遺隔的詩詞(306首)

    1 《送耿拾遺歸上都》 唐·劉長卿

    若為天畔獨歸秦,對水看山欲暮春。
    窮海別離無限路,隔河征戰幾歸人。
    長安萬里傳雙淚,建德千峰寄一身。
    想到郵亭愁駐馬,不堪西望見風塵。

    2 《聞丹丘子于城北營石門幽居中有高鳳遺跡仆離群…以寄之》 唐·李白

    春華滄江月,秋色碧海云。
    離居盈寒暑,對此長思君。
    思君楚水南,望君淮山北。
    夢魂雖飛來,會面不可得。

    3 《送許八拾遺歸江寧覲省甫昔時嘗客游此縣…圖樣志諸篇末》 唐·杜甫

    詔許辭中禁,慈顏赴北堂。
    圣朝新孝理,祖席倍輝光。
    內帛擎偏重,宮衣著更香。
    淮陰清夜驛,京口渡江航。

    4 《送錢拾遺歸兼寄劉校書》 唐·郎士元

    墟落歲陰暮,桑榆煙景昏。
    蟬聲靜空館,雨色隔秋原。
    歸客不可望,悠然林外村。
    終當報蕓閣,攜手醉柴門。

    5 《奉天酬別鄭諫議云逵、盧拾遺景亮見別之作》 唐·戴叔倫

    巨孽盜都城,傳聞天下驚。
    陪臣九江畔,走馬來赴難。
    伏奏見龍顏,旋持手詔還。
    單車不可駐,朱檻未遑攀。

    贈別春天

    6 《赴江陵途中寄贈王二十補闕李十一拾遺…員外翰林三學士》 唐·韓愈

    孤臣昔放逐,血泣追愆尤。
    汗漫不省識,恍如乘桴浮。
    或自疑上疏,上疏豈其由。
    是年京師旱,田畝少所收。

    7 《含風夕(此后拾遺時作)》 唐·元稹

    炎昏倦煩久,逮此含風夕。
    夏服稍輕清,秋堂已岑寂。
    載欣涼宇曠,復念佳辰擲。
    絡緯驚歲功,顧我何成績。

    8 《含風夕(此后拾遺時作)》 唐·元稹

    炎昏倦煩久,逮此含風夕。
    夏服稍輕清,秋堂已岑寂。
    載欣涼宇曠,復念佳辰擲。
    絡緯驚歲功,顧我何成績。

    9 《重憶山居六首·羅浮山(番禺連帥所遺)》 唐·李德裕

    龍伯釣鰲時,蓬萊一峰坼。
    飛來碧海畔,遂與三山隔。
    其下多長溪,潺湲淙亂石。
    知君分如此,贈逾荊山璧。

    10 《寄九華山費拾遺》 唐·顧非熊

    先生九華隱,鳥道隔塵埃。
    石室和云住,山田引燒開。
    久聞仙客降,高臥詔書來。
    一入深林去,人間更不回。

    11 《重到襄陽,哭亡友韋壽朋(一作重宿襄州哭韋楚老拾遺)》 唐·杜牧

    故人墳樹立秋風,伯道無兒跡更空。
    重到笙歌分散地,隔江吹笛月明中。

    12 《和鄭拾遺秋日感事一百韻》 唐·韋莊

    禍亂天心厭,流離客思傷。
    有家拋上國,無罪謫遐方。
    負笈將辭越,揚帆欲泛湘。
    避時難駐足,感事易回腸。

    13 《悼張道古(昭宗時道古官拾遺以直諫貶蜀中死)》 唐·貫休

    清河逝水大匆匆,東觀無人失至公。
    天上君恩三載隔,鑒中鸞影一時空。
    墳生苦霧蒼茫外,門掩寒云寂寞中。
    惆悵斯人又如此,一聲蠻笛滿江風。

    14 《小重山·誰向江頭遺恨濃》 宋·祖可

    誰向江頭遺恨濃,碧波流不斷,楚山重。
    柳煙和雨隔疏鐘。
    黃昏后,羅幕更朦朧。
    桃李小園空,阿誰猶笑語,拾殘紅?珠簾卷盡夜來風。
    人不見,春在綠蕪中。

    婉約惜春

    15 《酬袁守方秋崖遺寶帶橋詩以雇我老非題柱客》 宋·包恢

    長才二百尺,婉若千里隔。
    天下悅出涂,旁午任行客。

    16 《木蘭花慢 以上振綺堂刻本趙待制遺稿·朱本》 元·趙雍

    恨匆匆賦別,回首望,一長嗟。
    記執手臨流,遲遲去馬,浩浩平沙。
    此際黯然腸斷,柰一痕、明月兩天涯。
    南去孤舟漸遠,今宵宿向誰家。

    17 《登黃花亭遺址》 宋·錢元鼎

    隔城舒晚嘯,信步得高臺。
    亭去名猶在,霜遲菊未開。
    浮云西日下,明月大江來。
    逸思飛難禁,昏鐘何處催。

    18 《鶴年弟盡棄紈綺故習清心學道特遺楮帳資其澹》 明·吉雅謨下

    誰搗霜藤萬杵勻,制成鶴帳隔塵氛。
    香生蘆絮秋將老,夢熟梅花夜未分。
    枕上不迷巫峽雨,床頭常對剡溪云。
    竹罅松火茶煙暖,一段清真盡屬君。

    19 《武城道中夜聞作吳語而歌者仿佛竹枝遺響因為》 明·陸完

    數間茅屋隱平沙,隔岸微聞喚酒家。
    若道消愁全仗酒,也停雙櫓倩人賒。

    20 《追思柳惲汀洲之詠尚有遺妍因書一絕》 宋·寇準

    杳杳煙波隔千里,白蘋香散東風起。
    日落汀洲一望時,愁情不斷如春水。

    * 關于遺隔的詩詞 描寫遺隔的詩詞 帶有遺隔的詩詞 包含遺隔的古詩詞(306首)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