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授之以貽崔氏,自是復容之。朝隱而出,暮隱而入,同安于曩所謂西廂者,幾一月矣。張生將之長安,先以情諭之。崔氏宛無難詞,然愁怨之容動人矣。
一夢行云還暫阻。盡把深誠,綴作新詩句。幸有青鸞堪密付。良宵從此無虛度。兩意相歡朝又暮。爭奈郎鞭,暫指長安路。最是動人愁怨處。離情盈抱終無語。
昔在長安醉花柳,五侯七貴同杯酒。氣岸遙凌豪士前,風流肯落他人后?夫子紅顏我少年,章臺走馬著金鞭。文章獻納麒麟殿,歌舞淹留玳瑁筵。
懷念感傷失意
抒懷
鳳雛聯翼美王孫,彩服戎裝擬塞垣。金鼎對筵調野膳,玉鞭齊騎引行軒。冰河一曲旌旗滿,墨詔千封雨露繁。更說務農將罷戰,敢持歌頌慶晨昏。
玉人垂玉鞭,百騎帶櫜鞬.從賞野郵靜,獻新秋果鮮。塞屯豐雨雪,虜帳失山川。遙想稱觴后,唯當共被眠。
重登大學領儒流,學浪詞鋒壓九州。不以雄名疏野賤,唯將直氣折王侯。詠傷松桂青山瘦,取盡珠璣碧海愁。
去處長將決勝籌,回回身在陣前頭。賊城破后先鋒入,看著紅妝不敢收。熨帖朝衣拋戰袍,夔龍班里侍中高。對時先奏牙間將,次第天恩與節旄。
圣代元和歲,閑居渭水陽。不才甘命舛,多幸遇時康。朝野分倫序,賢愚定否臧。重文疏卜式,尚少棄馮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