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隍多宿兵,兵食固所須。幸時不戰斗,畜養安可無。古興十萬師,七十萬家輟耕鋤。今來歲調餉,且與往昔殊。
蟬鳴官樹引行車,言自成周赴玉除。遠取南朝貴公子,重修東觀帝王書。常時載筆窺金匱,暇日登樓到石渠。若問舊人劉子政,如今白首在南徐。
子產存鄭校,僖公修泮宮。彼皆在其位,夫豈難為功。是邦學政久墜地,過者千百但吁愾。有美君子逢掖生,無位乃能行其志。
晚過修竹園,主人故所知。知故義不薄,執手言相思。復有青云士,遠行從此辭。北風何烈烈,萬籟鳴參差。
裕陵固天縱,筆有云漢姿。嘗重連山象,不數秋風辭。龍騰與虎變,貍豹復何施。我窮真有數,文字乃見知。
陳氏源流遠,吾猶及紀群。昔惟知伯氏,今又識郎君。后學尊師友,先賢賤藝文。滄洲書冊在,努力緝前聞。
快閣呼舟渡碧江,舉篙驚滟白鷗雙。謾云擇勝心如渴,不待窮幽意已降。試遣折梅巡野圃,少須酌茗坐僧窗。欲將韻語題今日,筆力輸君九鼎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