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唐祚革強吳,盡是先生作計謨。一個孩兒拚不得,讓皇百口合何如。
武關西畔路巉巖,兩月勞君寄兩緘。鏡里想添新白發,篋中猶貯舊青衫。扶頭酒好無辭醉,縮項魚多且放饞。譬似元和張太祝,十年不改舊官銜。
溫泉浴罷,酣酒才B153,洗妝猶濕。落暮云深,瑤臺月下逢太白。素衣初染天香,對東風傾國。惆悵東闌,炯然玉樹獨立。
昨夜藍田采玉游。向陽瑤草帶花收。如今風雨不須愁。零露依稀傾鑿落,碎瓊重疊綴搔頭。白云黃鶴思悠悠。
謹將節義二字,結果印紙一宗。了卻神游何處,澄江明月清風。
洛花肉紅姿,蜀筆丹砂染。生綃多俗格,紙本有真艷。
三韓玉葉展明蠲,諸老銀鉤卷碧鮮。幸自不逢文與可,一竿秋竹掃風煙。
水衡仙客住冰天,雪囓風餐更禁煙。不是移來小陽谷,老夫凍折兩詩肩。
仁祖康四海,本朝盛文章。蘇郎如虎豹,孤嘯翰墨場。風流映海岱,俊鋒不可當。學書窺法窟,當代見崔張。
乞子齁齁暖凍軀,押衙得得奉親書。孫公已云蔡公死,近日鄉人嘆不如。
學農無年尤可待,學儒無成祗益餒。羨君終歲作書癡,聚室嗷嗷窮不悔。客來問計何所出,一飽自懸饘粥外,平生據案畎畝心,汗簡為犁筆為耒。
粟花時節雨脩脩,莫道如秋即是秋。客路幾千成大夢,年華一半落東流。眼存將圣生前筆,心得騷人格外愁。微物若教無所失,塵埃猶愿補嵩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