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關于高辟的詩詞(468首)

    1 《小游仙詩九十八首》 唐·曹唐

    玉簫金瑟發商聲,桑葉枯干海水清。
    凈掃蓬萊山下路,略邀王母話長生。
    上元元日豁明堂,五帝望空拜玉皇。
    萬樹琪花千圃藥,心知不敢輒形相。

    2 《大水行》 宋·王炎

    屯云墨色日將暮,晦明揮霍雨如注。
    水聲夜半搖匡床,平旦出門吁可畏。
    盤渦溔瀁吞邊旁,悍流洶涌行中央。
    日中雨復綆縻下,溝塍水躍皆渾黃。

    3 《郊廟歌辭·釋奠文宣王樂章·承和》 唐·佚名

    萬國以貞光上嗣,三善茂德表重輪。
    視膳寢門尊要道,高辟崇賢引正人。

    4 《再題鐘賢良詠歸堂》 宋·劉克莊

    伏戲以來凡幾年,六經之外凡幾書。
    人間簡冊渺煙海,君以約法包無馀。
    往年華轂臨敝廬,舌端霆卷俄電舒。
    平欺買董等下駟,冷笑服鄭真蠹魚。

    5 《酬孔通直逷懷蓬居詩》 南北朝·沈約

    閶闔既洞啟。
    龍樓亦高辟
    兩宮集鸞步。
    二闈引通籍。
    伊爾事清途。
    紛吾供賤役。

    6 《夏日游德州贈高四》 唐·駱賓王

    日觀鄰全趙,星臨俯舊吳。
    鬲津開巨浸,稽阜鎮名都。
    紫云浮劍匣,青山孕寶符。
    封疆恢霸道,問鼎競雄圖。

    7 《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應制》 唐·趙彥昭

    秋豫凝仙覽,宸游轉翠華。
    呼鷹下鳥路,戲馬出龍沙。
    紫菊宜新壽,丹萸辟舊邪。
    須陪長久宴,歲歲奉吹花。

    重陽節登高寫景抒情

    8 《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應制得花字》 唐·趙彥伯

    九日報仙家,三秋轉歲華。
    呼鷹下鳥路,戲馬出龍沙。
    簪掛丹萸蕊,杯浮紫菊花。
    所愿同微物,年年共辟邪。

    9 《贈別高三十五》 唐·李頎

    五十無產業,心輕百萬資。
    屠酤亦與群,不問君是誰。
    飲酒或垂釣,狂歌兼詠詩。
    焉知漢高士,莫識越鴟夷。

    10 《夏日尋藍田唐丞登高宴集》 唐·儲光羲

    東望春明門,駕言聊出游。
    南行小徑盡,綠竹臨清流。
    君出罷六安,居此澹忘憂。
    園林與城市,閭里隨人幽。

    11 《辟陽城》 唐·高適

    荒城在高岸,凌眺俯清淇。
    傳道漢天子,而封審食其。
    奸淫且不戮,茅土孰云宜。
    何得英雄主,返令兒女欺。
    母儀良已失,臣節豈如斯。
    太息一朝事,乃令人所嗤。

    12 《送殿中楊監赴蜀見相公(杜鴻漸鎮蜀,辟楊炎為判官)》 唐·杜甫

    去水絕還波,泄云無定姿。
    人生在世間,聚散亦暫時。
    離別重相逢,偶然豈定期。
    送子清秋暮,風物長年悲。

    13 《送陳兼應辟兼寄高適、賈至》 唐·獨孤及

    結綠處燕石,卞和不必知。
    所以王佐才,未能忘茅茨。
    罷官梁山外,獲稻楚水湄。
    適會傅巖人,虛舟濟川時。

    14 《寄高書記》 唐·劉兼

    齊朝慶裔祖敖曹,麟角無雙鳳九毛。
    聲價五侯爭辟命,文章一代振風騷。
    醉琴自寄陶家意,夢枕誰聽益郡刀。
    補袞應星曾奏舉,北山南海孰為高。

    15 《聞沈彬赴吳都請辟》 唐·齊己

    長訝高眠得穩無,果隨征辟起江湖。
    鴛鴦已列樽罍貴,鷗鶴休懷釣渚孤。
    白日不妨扶漢祚,清才何讓賦吳都。
    可能更憶相尋夜,雪滿諸峰火一爐。

    16 《最高樓(詠梅)》 宋·陳亮

    春乍透,香早暗偷傳。
    深院落,斗清妍。
    紫檀枝似流蘇帶,黃金須勝辟寒鈿。
    更朝朝,瓊樹好,笑當年。

    17 《贈景山中道立(寺在菁山東北高山上,今廢)》 明·張羽

    古寺殘僧亂后稀,獨來林下掩柴扉。
    化人每轉千聲偈,辟地惟將一衲衣。
    池上蓮芳辭伴去,山中松偃識師歸。
    非關愿薄難行道,自是群生與道違。

    18 《高州雜詠》 明·吳國倫

    粵南天欲盡,風氣迥難持。
    一日更裘葛,三家雜漢夷。
    鬼符書辟瘴,蠻鼓奏登陴。
    遙夜西歸夢,惟應海月知。

    19 《北山之高壽北山何先生》 宋·金履祥

    謂爾夫子,纘程朱緒。
    卿士率連,百辟咸譽。

    20 《題三高祠》 宋·楊友夔

    長橋度已盡,有亭枕江湄。
    常時閉共門,為問居者誰。
    范蠡其明哲,功成學鴟珍。
    煙波五湖上,風月一西施。

    * 關于高辟的詩詞 描寫高辟的詩詞 帶有高辟的詩詞 包含高辟的古詩詞(468首)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