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黛顰的詩詞(84首)
2
《觀章中丞夜按歌舞》 唐·許渾
夜按雙娃禁曲新,東西簫鼓接云津。
舞衫未換紅鉛濕,歌扇初移翠黛顰。
彩檻燭煙光吐日,畫屏香霧暖如春。
西樓月在襄王醉,十二山高不見人。
3
《西江月》 宋·晏幾道
愁黛顰成月淺,啼妝印得花殘。
只消鴛枕夜來閑。
曉鏡心情便懶。
醉帽檐頭風細。
征衫袖口香寒。
綠江春水寄書難。
攜手佳期又晚。
4
《飛雪滿群山》 宋·蔡伸
冰結金壺,寒生羅幕,夜闌霜月侵門。
翠筠敲竹,疏梅弄影,數聲雁過南云。
酒醒欹粲枕,愴猶有、殘妝淚痕。
繡衾孤擁,余香未減,猶是那時熏。
5
《南歌子(示裴弟)》 宋·洪適
強作千年調,難逾五度春。
脊令繼踵漫相循。
休要關心藥裹、也扃門。
蕙帳銀杯化,紗窗翠黛顰。
燒香試問紫姑神。
一歲四并三樂、幾多人。
6
《云仙引》 宋·馮偉壽
紫鳳臺高,紅鸞鏡里,馡馡幾度秋馨。
黃金重,綠云輕。
丹砂鬢邊滴粟,翠葉玲瓏煙剪成。
含笑出簾,月香滿袖,天霧縈身。
7
《南鄉子·妙手寫徽真》 宋·秦觀
妙手寫徽真。
水翦雙眸點絳唇。
疑是昔年窺宋玉,東鄰。
只露墻頭一半身。
往事已酸辛。
誰記當年翠黛顰。
盡道有些堪恨處,無情。
任是無情也動人。
8
《百寶妝/新雁過妝樓》 宋·無名氏
一抹弦器,初宴畫堂,琵琶人把當頭。
髻云腰素,仍占絕風流。
輕攏慢拈,生情艷態,翠眉黛顰,無愁謾似愁。
變新聲曲,自成獲索,共聽一奏梁州。
9
《聽琴》 宋·方岳
寧食三斗塵,不受緩歌雙黛顰。
寧食三斗蔥,不受急管融春風。
吾二三子相知心,平時比之雙南金。
扣門剝啄倒屐出,喜我謂我山水淫。
11
《雜曲歌辭·楊柳枝》 唐·和凝
軟碧搖煙似送人,映花時把翠眉顰。
青青自是風流主,漫飐金絲待洛神。
瑟瑟羅裙金縷腰,黛眉偎破未重描。
醉來咬損新花子,拽住仙郎盡放嬌。
鵲橋初就咽銀河,今夜仙郎自性和。
不是昔年攀桂樹,豈能月里索姮娥。
13
《雜詩五首》 唐·權德輿
婉彼嬴氏女,吹簫偶蕭史。
彩鸞駕非煙,綽約兩仙子。
神期諒交感,相顧乃如此。
豈比成都人,琴心中夜起。
15
《中春宴游》 唐·劉兼
二月風光似洞天,紅英翠萼簇芳筵。
楚王云雨迷巫峽,江令文章媚蜀箋。
歌黛入顰春袖斂,舞衣新繡曉霞鮮。
酒闌香袂初分散,笑指漁翁釣暮煙。
16
《海棠花》 唐·劉兼
淡淡微紅色不深,依依偏得似春心。
煙輕虢國顰歌黛,露重長門斂淚衿。
低傍繡簾人易折,密藏香蕊蝶難尋。
良宵更有多情處,月下芬芳伴醉吟。
19
《浪淘沙令(歇指調)》 宋·柳永
有個人人。
飛燕精神。
急鏘環佩上華裀。
促拍盡隨紅袖舉,風柳腰身。
簌簌輕裙。
妙盡尖新。
曲終獨立斂香塵。
應是西施嬌困也,眉黛雙顰。
20
《少年游》 宋·晏幾道
西溪丹杏,波前媚臉,珠露與深勻。
南樓翠柳,煙中愁黛,絲雨惱嬌顰。
當年此處,聞歌殢酒,曾對可憐人。
今夜相思,水長山遠,閑臥送殘春。
* 關于黛顰的詩詞 描寫黛顰的詩詞 帶有黛顰的詩詞 包含黛顰的古詩詞(8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