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遠的詩詞(共36首)
李遠,字求古,一作承古,夔州云安(今重慶市云陽縣)人,大和五年(831)杜陟榜進士,官至御史中丞。李遠善為文, 尤工于詩。 常與杜牧、許渾、李商隱、溫庭筠等交游, 與許渾齊名, 時號 “ 渾詩遠賦”。
2
《詠雁》 唐·李遠
早晚辭沙漠,南來處處飛。
關山多雨雪,風水損毛衣。
碧海魂應斷,紅樓信自稀。
不知矰繳外,留得幾行歸。
詠物寫鳥
3
《吳越懷古》 唐·李遠
吳越千年奈怨何,兩宮清吹作樵歌。
姑蘇一敗云無色,范蠡長游水自波。
霞拂故城疑轉旆,月依荒樹想嚬蛾。
行人欲問西施館,江鳥寒飛碧草多。
5
《句》 唐·李遠
人事三杯酒,流年一局棋。
(《北夢瑣言》)。
青山不厭三杯酒,長日惟消一局棋。
(《唐語林》)。
6
《立春日》 唐·李遠
暖日傍簾曉,濃春開篋紅。
釵斜穿彩燕,羅薄剪春蟲。
巧著金刀力,寒侵玉指風。
娉婷何處戴,山鬢綠成叢。
10
《失鶴》 唐·李遠
秋風吹卻九皋禽,一片閑云萬里心。
碧落有情應悵望,青天無路可追尋。
來時白云翎猶短,去日丹砂頂漸深。
華表柱頭留語后,更無消息到如今。
11
《題僧院》 唐·李遠
不用問湯休,何人免白頭。
百年如過鳥,萬事盡浮漚。
別緒長牽夢,情由亂種愁。
卻嫌風景麗,窗外碧云秋。
15
《鄰人自金仙觀移竹》 唐·李遠
移居新竹已堪看,劚破莓苔得幾竿。
圓節不教傷粉籜,低枝猶擬拂霜壇。
墻頭枝動如煙綠,枕上風來送夜寒。
第一莫教漁父見,且從蕭颯滿朱欄。
送別
16
《贈咸陽李少府》 唐·李遠
美貌雄才已少齊,寶書仙簡兩看題。
金刀片片裁新錦,玉步重重上舊梯。
鵬到碧天排霧去,鳳游瓊樹揀枝棲。
蓬瀛宴罷試回首,一望塵中路正迷。
17
《聞明上人逝寄友人》 唐·李遠
蕭寺曾過最上方,碧桐濃葉覆西廊。
游人縹緲紅衣亂,座客從容白日長。
別后旋成莊叟夢,書來忽報惠休亡。
他時若更相隨去,只是含酸對影堂。
18
《長安即事寄友人》 唐·李遠
綺陌千年思斷蓬,今來還宿鳳城東。
瑤臺鐘鼓長依舊,巫陜煙花自不同。
千結故心為怨網,萬條新景作愁籠。
何時更伴劉郎去,卻見夭桃滿樹紅。
20
《贈弘文杜校書》 唐·李遠
高倚霞梯萬丈馀,共看移步入宸居。
曉隨鹓鷺排金鎖,靜對鉛黃校玉書。
漠漠禁煙籠遠樹,泠泠宮漏響前除。
還聞漢帝親詞賦,好為從容奏子虛。
21
《贈南岳僧》 唐·李遠
曾住衡陽岳寺邊,門開江水與云連。
數州城郭藏寒樹,一片風帆著遠天。
猿嘯不離行道處,客來皆到臥床前。
今朝惆悵紅塵里,惟憶閑陪盡日眠。
22
《贈友人》 唐·李遠
鳳城煙靄思偏多,曾向劉郎住處過。
銀燭焰前貪勸酒,玉簫聲里已聞歌。
佳人惜別看嘶馬,公子含情向翠蛾。
今日重來門巷改,出墻桐樹綠婆娑。
23
《過舊游見雙鶴愴然有懷》 唐·李遠
謝公何歲掩松楸,雙鶴依然傍玉樓。
朱頂巑岏荒草上,雪毛零落小池頭。
蓬瀛路斷君何在,云水情深我尚留。
他日若來華表上,更添多少令威愁。
24
《贈潼關不下山僧》 唐·李遠
與君同在苦空間,君得空門我愛閑。
禁足已教修雁塔,終身不擬下雞山。
窗中遙指三千界,枕上斜看百二關。
香茗一甌從此別,轉蓬流水幾時還。
25
《贈寫御容李長史》 唐·李遠
玉座塵消硯水清,龍髯不動彩毫輕。
初分隆準山河秀,乍點重瞳日月明。
宮女卷簾皆暗認,侍臣開殿盡遙驚。
三朝供奉無人敵,始覺僧繇浪得名。
26
《聽話叢臺》 唐·李遠
有客新從趙地回,自言曾上古叢臺。
云遮襄國天邊去,樹繞漳河地里來。
弦管變成山鳥哢,綺羅留作野花開。
金輿玉輦無行跡,風雨惟知長綠苔。
27
《贈殷山人》 唐·李遠
有客抱琴宿,值予多怨懷。
啼烏弦易斷,嘯鶴調難諧。
曲罷月移幌,韻清風滿齋。
誰能將此妙,一為奏金階。
30
《悲銅雀臺》 唐·李遠
西陵樹已盡,銅雀思偏多。
雪密疑樓閣,花開想綺羅。
影銷堂上舞,聲斷帳前歌。
唯有漳河水,年年舊綠波。
32
《送人入蜀》 唐·李遠
蜀客本多愁,君今是勝游。
碧藏云外樹,紅露驛邊樓。
杜魄呼名語,巴江作字流。
不知煙雨夜,何處夢刀州。
34
《閑居》 唐·李遠
塵事久相棄,沈浮皆不知。
牛羊歸古巷,燕雀繞疏籬。
買藥經年曬,留僧盡日棋。
唯憂釣魚伴,秋水隔波時。
36
《翦彩》 唐·李遠
翦彩贈相親,銀釵綴鳳真。
雙雙銜綬鳥,兩兩度橋人。
葉逐金刀出,花隨玉指新。
愿君千萬歲,無歲不逢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