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把父書讀,只因手澤存。遺方汝可受,忍使世無聞。
歸寧不可得,何以寫吾憂。不似肥泉水,悠悠淇上流。
異哉一女子,獨抱母啼號。非但脫虎口,還能落獸毛。
仁矣文皇詔,悲哉少女書。至今民受賜,非但活淳于。
底事能令妾,為君死不辭。不思君遣客,報妾父讎時。
妾面羞君面,君心異妾心。那能不念母,卻遺別人金。
謹勿悲生女,均之有至情。縈能贖父罪,蘭亦替爺征。
能返母萬里,還榮父九原。可憐帝有母,亦自待人言。
奔喪脫賊手,廬墓至終身。此大丈夫事,誰云一婦人。
不憂身即死,惟恐死無知。儻得從父母,寧非我所期。
如何殺一婦,能致旱三年。婦孝無知者,知之惟老夫。
妾昔與夫另,夫曾共妾言。忍能幸夫死,不復顧姑存。
君父今安在,諄諄免矣乎。可憐齊女子,不問辟司徒。
妾身期不嫁,至老養雙親。何意趙威后,殷勤問使人。
三年不歸寢,至性切於親。不信沙陀種,還生如此人。
連理庭中木,叢生坐側芝。未嘗聞孝感,一一有茲奇。
未必食有毒,人言疑似間。不辭噉母吐,圖得母心寬。
父疾亦云篤,如何豁爾平。孝經惟泣誦,晝夜不停聲。
風柰應難守,冬魚未易求。剖冰不辭凍,抱樹可勝愁。
懷歸將父母,四牡苦騑騑。是我心中事,君從何處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