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牥的詩詞(共22首)
潘牥(fāng)(1204——1246)字庭堅,號紫巖,初名公筠,避理宗諱改,福州富沙(今屬福建)人。端平二年(1235)進士第三名,調鎮南軍節度推官、衢州推官,皆未上。歷浙西茶鹽司干官,改宣教郎,除太學正,旬日出通判潭州。淳祐六年卒于官,年四十三。有《紫巖集》,已佚。劉克莊為撰墓志銘。《宋史》、《南宋書》有傳。趙萬里《校輯宋金元人詞》輯有《紫巖詞》一卷。存詞5首。
1
《洞仙歌》 宋·潘牥
雕檐綺戶,倚晴空如畫。
曾是吳王舊臺榭。
自浣紗去后,落日平蕪,行云斷,幾見花開花謝。
凄涼闌干外,一簇江山,多少圖王共爭霸。
2
《烏夜啼》 宋·潘牥
無端小雪簾纖。
入平檐。
金鴨旋添龍餅,莫開簾。
尋梅約。
開還落。
可曾歡。
合作一年春恨,上眉尖。
4
《滿江紅》 宋·潘牥
筑室依崖,春風送、一簾山色。
沙鳥外,漁樵而已,別無間客。
醉后和友眠犢背,醒來瀹茗尋泉脈。
把心情、分付隴頭云,溪邊石。
8
《登嶺》 宋·潘牥
黃茅連遠近,不見一人行。
信步未知險,回頭方可驚。
路由高頂過,云在半腰生。
落日無棲止,飄飄自問程。
9
《登嶺》 宋·潘牥
才登西嶺路,詩思便能清。
棧道云間沒,籃輿壁上行。
遙山時見虎,深谷夏聞鶯。
咫尺名山寺,猶分兩日程。
10
《燈》 宋·潘牥
一點無多小似螢,虛堂夜靜滅還明。
若教安頓無風處,猶可從容到五更。
11
《除夜》 宋·潘牥
屈指頭顱三十一,年時又見煮酴酥。
平生自謂妄男子,未死誰甘賤丈夫。
歡逐兒童燒竹爆,自拈禿筆寫桃符。
梅花一笑須相領,莫道今吾非故吾。
12
《茶》 宋·潘牥
不因將軍打門驚,瓦釜何從得此聲。
誰道枯腸三碗怯,能令俗骨一生清。
鴻漸絕怕膏新絕,黨進那知雪水烹。
從此客來真水厄,吾方正酒學泉明。
13
《茶》 宋·潘牥
豕腹中空暗浪驚,羊腸旋復繞車聲。
才看云腳如絲動,便覺詩脾作雪清。
曲蘗無功將退舍,蘼蕪何罪亦遭烹。
傍人莫訝能句賦,窗下觀書眼倍明。
14
《茶》 宋·潘牥
瑞草如梅早占春,誰將龍鳳付仙人。
烹來盞內花猶白,澆出胸中不語塵。
15
《茶》 宋·潘牥
透屋松風蠏眼湯,野人紗帽自煎嘗。
諫議不分三道印,趙州剩借一甌香。
17
《梅花》 宋·潘牥
昨夜花神有底忙,先教踏白入南邦。
冷將雙眼窺春破,肯把孤心受雪降。
松弟得兄呼最長,竹君取友嘆無雙。
月宵試看尤清絕,一在梢頭一在窗。
18
《梅花》 宋·潘牥
老梅手植幾何年,一見風標姑射仙。
特地留為滕六伴,笑他大欠曲生緣。
孤高直是難諧俗,開落從渠莫問天。
座上諸公醒亦醉,對花起舞藉花眠。
19
《梅花》 宋·潘牥
偷得湖齋半日閑,有梅此地即孤山。
瘦邊似我腰全沈,白處憐渠鬢亦潘。
惟有竹君同所好,豈容蝶使戲其間。
調羹莫作兒童語,老眼相看在歲寒。
20
《梅花》 宋·潘牥
柴門盡日少蹄輪,坐對橫窗數點春。
心向雪中偏暴白,影來月下亦精神。
十分洗盡鉛華相,百劫修來貞潔身。
笑殺唐人風味短,不應喚作弄珠人。
22
《蟬》 宋·潘牥
秋事遽如許,空山夜已蟬。
多吟清露底,偏傍竹籬邊。
翼似霜余葉,聲如雨后泉。
兒曹讀書罷,貪聽不成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