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恥下問造句
“不恥下問”的解釋
51、在學習上應該有不恥下問的精神,切不可不懂裝懂。
52、協作學習的主體還是學生,任何學生都要虛心向別人學習,不恥下問,對同學們的提問,要求有問必答,并要求盡可能給出正確的答案。
53、在認識論上,主張學而知之,不恥下問,敏而好學,實事求是。
54、如我的普通話發音不準,我主動請教發音好的同學,并向他們學習,雖然,我的發音常引得同學們哄堂大笑,但我的謙虛,我的好學,我的不恥下問,卻給同學們起了表率作用,還培養了他們誠實的品格。
55、課程改革的今天,我們要千方百計培養學生好學深思,不恥下問的良好學習習慣,努力探索問題的精神。
56、家長要提醒和鼓勵孩子不僅要不恥下問,而且還要不羞與上問。
57、斯特恩表示他已經意識到了別的聯賽在這里獲得的成功:"我們將會時刻關注與我們的計劃相關的方案。我們會注意每一個好的創意,并會不不恥下問的借鑒一下。"。
58、我們學習要有不恥下問的精神,善于并且敢于向別人學習。
59、一個人只要勤奮好學,不恥下問,就定能日益長進。
60、三千年前孔子就教育我們要不恥下問。
61、為了提高你的學習成績,你應該不恥下問。
62、因此,提前完成任務的學生會主動幫助速度較慢的學生,速度慢的學生也會不恥下問。
63、學習,不僅要做到虛懷若谷,還要做到不恥下問。
64、只有不斷用學習武裝自己,不恥下問,就會從中獲得更多的信息和更多的知識,個人能力的含金量就大,教育工作就會出色并贏得尊重。
65、張華和他的小組同學不恥下問、群策群力,終于弄懂了百煉成鋼的意思并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地理解了相關成語。
66、赤心報國,有忠心;樂善好施,有愛心;金石為開,有誠心;敬老愛老,有孝心;不恥下問,有虛心;鍥而不舍,有決心;修身律己,有恒心!
67、俗話說,三人行,必有我師,可俗話又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因此,無論在工作還是生活中,都要不恥下問,勇于向別人學習,才能夠不斷的獲得成長!
68、雖然開放了,但很多想法在我們腦子里還是根深蒂固,現實中高傲的人為謀生而孜孜不倦地學習,卻又總是不屑于不恥下問,最后只能是一事無成。
69、請問孔子所說“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用英語應該怎么說?
70、自我評價:每日三省吾身,閔于行,而好于學,不恥下問,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71、嗯,呵呵呵,根據組織部相關規定,嚴于律己,開展工作,不明白的謙虛請教,不恥下問,好嗎?
72、聽到一旁的竹韻說,他們倆還在院子外面候著呢,于是,吳世恭也顧不得和薛強嘔氣了,又走出院子,找到他們倆,不恥下問地向他們倆問出了自己心中的疑問。
73、老二去了南方,一路招花引蝶,到處尋蜜獵鮮,白日里調笑戲謔,大姑娘小媳婦全不放過,更秉承著不恥下問的精神,與老一輩“精”。
74、吳必用訕訕問道,追風神刀稱此人見識極廣,所言定是不虛,自己不知道只好不恥下問,但是想到自己好歹人稱千算子亦是博學多識之輩,不禁臉紅起來。
75、帝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年十二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無所不知無所不曉.
76、他反復強調,要虛心好學,不恥下問,多聞多見,學思結合,用“忠恕”等基本理念貫穿所學的知識,用“下學上達”的方法,把具體經驗上升為理論。
77、爺爺向來主張要有不恥下問的學習態度,贊成孔子的“每事問”和“舉一反三”。
其它詞語造句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