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以造句
“無以”的解釋
51、 以身作則對好人來說是固然是絕倫的大好事;但對壞人來說,它的害處是無以復加的。荷馬
52、 責己無以,智者有不能給,求焉無饜,天地有不能瞻也。
53、 非舉無以知其賢,非試無以效其實。
54、 弘而不毅,則難立;毅而不弘,則無以居之。
55、 于時不爭,無以顯榮;與世不佞,終身自病。
56、 聞善言則拜,告有過則喜,有圣賢之氣象。坐密室如通衢,馭寸心如六馬,可以免過。心不清則無以見道,志不確則無以立功。
57、 沒有遠大的抱負無以成就偉大的事業。
58、 夫惟能無以生為者,則所以修得生也。
59、 目失鏡,則無以正須眉;身失道,則無以知迷惑。韓非子
60、 非力車農無以富邦也。桓寬
61、 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62、 故不積硅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63、 是秋入闈復落,邑邑不得志,頗思郎言,遂取前所指示者強讀之,未至終篇,昏昏欲睡,心惶惑無以自主。
64、 非寧靜無以致遠,非淡泊無以明志。
65、 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
66、 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祖孫兩人,更相為命。
67、 凡事都要腳踏實地去作,不弛于空想,不騖于虛聲,而惟以求真的態度作塌實的工夫。以此態度求學,則真理可明,以此態度作事,則功業可就。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68、 父不能知其子,則無以睦一家;君不能知其臣,則無以齊萬家。
69、 布勤,無以成就事業;不廉,難以凝聚人心。
70、 書不成誦,無以致思索之功;書不精讀,無以得義理之益。
71、 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72、 思人世而有為者,須先領得世外風光,否則無以脫垢濁之塵緣;思出世而無染者,須先諳盡世中滋味,否則無以持空寂之樂趣。
73、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天才不是別的,而是辛勞和勤奮。
74、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諸葛亮
75、 其行石也,堅哉石乎落落,視之則堅,循之則堅,內外皆堅,無以為久,是以速亡也。
76、 夫言道因權而立,德因勢而行,不在其位者,則無以齊其政,不操其柄者,則無以制其剛。
77、 動以筆記,奢以文印,非浮云無以神馬,非寧靜無以致A。
78、 體有貴賤,有大小。無以小害大,無以賤害貴。養其大者為小人,養其大者為大人。
79、 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棵寧靜無以致遠。
80、 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諸葛亮
81、 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饑。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于貴生。
82、 勿以善小而不為,無以惡小而為之。
83、 不勤,無以成就事業;不廉,難以凝聚人心。
84、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85、 非學無以立身,非教無以立國。
86、 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87、 父恩天高,母恩難報,師恩同樣無以回報。他是蠟燭,燃燒了自己照亮了我們。今日教師節,讓我們祝福天下所有的老師,節日快樂,一生平安。
88、 上不信,則無以使下;下不信,則無以事上,信之為道大矣。
89、 我相信,現在未能把握的生命是沒有把握的;現在未能享受的生命是無以享受的;而現在未能明智地度過的生命是難以過得明智的;因為過去的已過去,而無人得知未來。
90、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
91、 倡廉反腐乃國策也,非倡廉無以反腐,非務實難于求真。
92、 無才無以立足,不苦不能成才。
93、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致遠。
94、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95、 自處貴篤實,須自責。自勉。自強。自計。非自責無以改過,非自勉無以上進,非自強無以立身,非自計無以裕財。
96、 非儉無以養廉,非廉無以養德。
97、 不積跬步,無以成千里。
98、 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99、 文以識為主,認題立意,非識之高卓精審,無以中要。劉熙載
100、 學須靜也,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