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禮記造句

    “禮記”的解釋

    禮記[lǐ jì] 禮記 (儒家經典書籍)《禮記》又名《小戴禮記》、《小戴記》,據傳為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學生們所作,西漢禮學家戴圣所編,是中國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選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主要記載了先秦的禮制,體現了先秦儒家的哲學思想(如天道觀、宇宙觀、人生觀)、教育思想(如個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學方法、學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會、禮制與刑律)、美學思想(如物動心感說、禮樂中和說),是研究先秦社會的重要資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資料匯編。 《禮記》章法謹嚴,映帶生姿,文辭婉轉,前后呼應,語言整飭而多變,是“三禮”之一、“五經”之一,“十三經”之一。自東漢鄭玄作“注”后,《禮記》地位日升,至唐代時尊為“經”,宋代以后,位居“三禮”之首。《禮記》中記載的古代文化史知識及思想學說,對儒家文化傳承、當代文化教育和德性教養,及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有重要影響。
    用“禮記”造句 第1組

    1、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禮記。民諺 

    2、 醫生三世,不服其藥禮記。民諺 

    3、 云舒千鶴,海納百川;文明中華,地闊天寬;國學禮記,世代流傳;江山文章,皆成錦繡;再聚蘭亭,曲水流觴;以詩詠志,意氣慨慷;修身律己,臻于至善。

    4、 無綿綿之事者,無赫赫之功大戴禮記。民諺 

    5、 年份:南宋光宗紹熙年間,一代大儒朱熹將儒家經典禮記中的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匯集一起刊刻,合稱四書。再加上先秦的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合稱五經。朱熹 

    6、 師事沛國劉瓛,受《易》及《禮記》、《毛詩》,又入鐘山定林寺聽內典,其業皆通。

    7、 以為土生則桑弧蓬矢,射乎四方(見《禮記》),故知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乃杖劍去國,辭親遠游。

    8、 《禮記·學記》還有“大信不約”的話,說的是真正偉大的誠信,不一定靠種種契約,真正的大信,是一種發自內心的自覺自愿的行為。

    9、 我朝兩位大家程顥、程頤兄弟把它從《禮記》中抽出,編次章句。

    10、 《禮記》中,把結婚看作“萬倫之始”,是“將合兩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后世也”。

    用“禮記”造句 第2組

    11、 ‘(《顧頡剛學術文化隨筆》176頁引)有關《禮記》作者和年代的爭論,曠代持久,長期不能定于一說。

    12、 按照《禮記》的說法,所謂婚姻就是“合兩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后世”。

    13、 《大戴禮記·禮察》稱禮教(即德教)可“絕惡于未萌,而起敬于微眇,使民日徙善遠罪而不自知”。

    14、 ***在一篇文章中引用《禮記·中庸》中的話說,“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15、 聽鄔先生說,方先生著的《周官集注》、《禮記析疑》和《喪禮或問》等都是極好的書。

    16、 明堂必須為辟雍者何?《禮記盛德篇》云:明堂者,明諸侯尊卑也。

    17、 還覺不夠,東坡又引了《禮記》上的“君子莊敬日強,安肆日偷”,也就是說好男兒應莊敬自強,不該稀里糊涂混日子。

    18、 《禮記》說,孩子到了十歲,除了要學習“幼儀”,就是奉侍長者的禮儀之外,還要學習日常應對的辭令。

    19、 唐朝沒有四書五經,有九經,《禮記》與《左傳》為大經,《詩》、《周禮》、《禮儀》為中經,《易》、《尚書》、《公羊傳》、《?梁傳》為小經。

    20、 又如《禮記?大學》里的“生財有道”、《韓非子?五蠹》里的“多錢善賈”等等都成了賀語。

    用“禮記”造句 第3組

    21、 前4個字偏雅,典出《禮記·中庸》(君子之道,譬如行遠必自邇,譬如登高必自卑)。

    22、 獻歲發春,萬物復蘇,生生不息,天人合一,在《禮記·月令》與《呂氏春秋》等典籍中有著記載。

    23、 “困知勉行”出自《禮記·中庸》,“或困而知之……或勉強而行之。

    24、 陳明東恍然大悟,周朝**的制度他倒是略知一二,《禮記》上有記載,天子立一后、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

    25、 禮儀文明,擎立誠信;禮尚往來,如醇交情;禮賢下士,惟吾德馨;禮記論著,儒家書經;禮以待人,文質彬彬;禮讓謙虛,天道酬勤;禮樂春秋,修身學進!

    26、 經典四書五經:論語安邦為人,大學明德修身,中庸恰如其分,孟子德治仁政,易經天道酬勤,書經敬德重民,詩經薈萃人文,禮記典章核心,春秋大義永恒。

    27、 他一生不僅重收藏,還注重研究和著述,著有《尚書傳箋》、《僻園史學四種》、《說文切韻》、《說文諧聲》、《禮記注疏》等9部著作手稿。

    28、 中國的大一統觀念要求“天無二日,土(民)無二王,家無二主,尊無二上”(《禮記·坊記》)。

    29、 大名府位于河北省東南部的大名縣,冀、魯、豫三省交界處,歷史上曾幾度繁榮昌盛,境內現有五禮記碑、狄仁杰祠堂碑、朱熹寫經碑等文物和大名府遺址。

    30、 這既符合藝術的規律,又有理論的高度,是詩學開山的偉論,對后世影響極大,為禮記、樂記和毛詩大序所本。

    用“禮記”造句 第4組

    31、 所謂“君子內省不疚,無惡于志”(《禮記·中庸》)。

    32、 《禮記·中庸》有‘君子之道,譬如行遠必自邇,譬如登高必自卑’的名句。

    33、 兩本書,一本是叫你識文斷字的“行走禮記”。

    34、 《禮記·射義》記“孔子射于矍相之圃(在今山東曲阜孔廟西側),蓋觀者如堵墻”,可見其射藝之精;至于“御”,可能更優于射。

    * 在線查詢禮記造句,用禮記造句,用禮記組詞造句,包含禮記的句子。
    禮記

    關于禮記的詩句

    其它詞語造句

    相關鏈接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