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造句
“著作”的解釋
1、多讀名家著作,多向有經驗的人請教,同樣是必要的。郭沫若
2、我這一生不曾工作過,我的幽默和偉大的著作都來自于求助潛意識心智無窮盡的寶藏。
3、大著作有時全不需要好屁股。聽鄭須溪說,德國人就把“坐臀”作為知識分子的必具條件。譬如,只要有坐性,《水滸傳》或《紅樓夢》的人名引得總可以不費心編成的。這是西洋科學法,更是二十世紀學問工具。錢鐘書
4、這瀝青據古代著作家們說,一沾上身就會留下揩不掉的污點;你所來往的那幫朋友也是這樣。莎士比亞
5、只看一個人的著作,結果是不在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優點。必須如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6、這是一個可靠的規律,當數學或哲學著作的作者以模糊深奧的話寫作時,他是在胡說八道。
7、這本書是現代經濟學的權威著作。
8、現在這代人往往只注意我們這代人發明了什么,有哪些著作,實際上我們這些人的道德行為對世界的影響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更大。
9、在科學著作中,你最好讀最新的書,在文學著作中,你最好讀最老的書。古典文學作品永遠不會衰老。
10、他的這篇著作為他成為著名作家之一奠定了基礎。
11、通過學毛*席著作和自己實踐,我深深認識到***思想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證。今后我要更好學習毛*席著作,用它武裝自己頭腦,指導一切行動,永久做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
12、著作在人品為先,文章次之。薛雪
13、為了完成這部著作,他花費了一生的心血。
14、他們發行了魯迅著作的一個新版本。
15、只看一個人的著作,結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優點。必須如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魯迅
16、到底是大師的著作,不同凡響!
17、歷史著作有開始也有結束,但它們描寫的事件卻并不如此。
18、這部著作是張教授用三年時間寫成的,字里行間凝聚著作者的血汗。
19、我學習了毛*席的著作以后,懂得了不少道理,心里感到特別亮堂,工作越干越有勁,只覺得有股勁永遠也使不完。
20、種花須見其開,待月須見其滿,著作須見其成,美人須見其暢適,方有實際;否則皆為虛設。
21、張老師的著作不僅這幾本,這只是一少部分。
22、只看一個人的著作,結果是不大發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優點。必須如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23、評論文章或著作之多可謂指不勝屈。不過,有些問題似乎并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尚有進一步討論的必要。
24、可是誰能說那本著作就一定寫不成呢?
25、扎普是學術界的佼佼者,著作等身,自負而又粗魯,喜歡諷刺挖苦,正是春風得意時,卻因為婚姻破裂而不得不暫時逃避一下,不得已來到了讓人感到陰郁沉悶的魯米治。
26、在這些振聾發聵的著作和報告的影響下,一些國家相繼出現了許多生態環境保護主義者與相關組織,人們逐漸清醒地意識到,要想認識環境,了解生態,獲得保護地球生態系統和防止生態危機的知識和技能,就必須借助教育手段。
27、若無詩酒,則山水為具文;若無佳麗,則花月皆虛設。才子而美姿容,佳人而工著作,斷不能永年者。匪獨為造物之所忌,蓋此種原不獨為一時之寶,乃古今萬世之寶,故不欲久留人世以取褻耳。
28、世俗的儒生,不博覽群書,除了研讀經書、緯書以外,只看注解儒家經術的著作而且。
29、費孝通先生作為一代學人的典范,在幾十年的學術生涯中孜孜以求,為建立中國化的社會學傾其一生心力,可謂著作等身,學問深厚。
30、也許不久之后變幻無常的薩科奇就會重讀亞當?斯密的著作了。
31、他為了完成這部著作,三年以來夙世冤家,付出了很大的精力。
32、王先生到知命之年時,已經是著作等身的學者了。
33、會上陳列了他多年來的全部著作,那時他已是著作等身了。
34、以前的一些學者皓首窮經,一身當中也就發表幾十篇論文,兩三本著作。
35、他對人類的異想天開顯示了濃厚的興趣,加以涉及的幅度廣闊,使他這部歷史成了經典著作。
36、這部論著作者鉤沉探奧,鉆冰求酥,多有創獲,確為難得之作。
37、他一生著作等身,宏論蓋世,為人謙遜,治學嚴謹。
38、滿頭銀發的德維爾賓著作等身,同時是詩人,他在五月十一日還說,下一步要做什麼,目前還沒頭緒。
39、他年紀狠輕就有許多著作問世,真可說是藍田生玉,不愧是書香世家。
40、這些經典著作,都是不刊之論,應該好好地閱讀。
41、道金斯是位演化生物學家、著作頗豐的作家及演說家,對于任何損及科學思維的企圖,他也是位辯才無礙的批評者。
42、凡是熟知李漁的人都知道,李漁一生不但多才多藝,且著作等身。
43、先生著作等身,思想如綿延之山,愚魯我輩不足以窺其堂奧,只能從個人的印象,斗膽做些簡單的勾勒。
44、父親像他這個年紀,早已是著作等身的大學者了。
45、廣金先生從事考古工作,富有成效,著作等身,我都拜讀過[造 句 網],十分景慕。
46、說這部歷史著作是以古非今,那是毫無根據的。
47、史念海先生不僅是一位著作等身的學者,而且是一位誨人不倦的名師。
48、他的錢學研究著作已斐然成章,令人驚訝不已。
49、他冒用別人的著作作為評級提薪的資本,這種盜名欺世的卑劣做法,使他的聲譽掃地。
50、對于朱光潛大量的文章和著作不屑一顧,十天以前連一個字也沒有讀過,為了批判朱光潛才讀了他的一篇文章,卻可以寫出長篇大論的批判文章,這樣的學術態度,批評風格,在平常時期是不可想象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