闈墨造句
“闈墨”的解釋
闈墨[wéi mò] 闈墨 別稱“試錄”。闈,科舉時代的試院。墨,試卷。明清將鄉、會試中式文章,選刻成書,明稱小錄,清稱闈墨。考場中應試者用墨筆,送試官前再經朱筆謄寫,故試卷有朱、墨二本。《清會典事例·禮部·貢舉》:“康熙九年議準:嗣后每年鄉、會試卷,禮部選其文字中程者,刊刻成帙,頒行天下。一應坊間私刻,嚴行禁止。”又:“三十二年復準:刊刻闈墨,務照原卷,若考官不照原卷發刻者,交部議處。” 《曾國藩家書》-收到家中寄來諸物63頁:“曾受恬自南京歸,余寄回銀四百兩,高麗參半斤,鹿膠阿膠共五斤、闈墨二十部。”
用“闈墨”造句 第1組
1、 許杏林說,通過這本《會試闈墨》可以看到,當年有276人中進士,而且有名有姓,非常確切,這與《清史稿》中的記載不盡相同。
2、 考官惜才,四篇文章均以范文作“闈墨選刻”。
3、 闈墨類似于現在的高考滿分作文,或者高分作文集。
4、 同社生素揶揄之;及見闈墨,相視而驚,細詢始知其異。
5、 平時沒事,吃完了飯在燈下揣摩新科闈墨。
6、 與末代狀元劉春霖同科的進士人數說法不一,根據清史稿的記載,1905年末代科舉共有273人中進士,但從《會試闈墨》一書中,卻只有276人。
7、 倆師傅見智勇學業方面如此突出,又有了鄉試資格,便決定在八股、時文、闈墨文字等方面讓智勇多看多寫,兩人再給予指導,這樣今年鄉試的話把握更大一些。
8、 此外,寧波教育博物館還保存有寧波最后一位狀元章鋆的闈墨卷,也就是科舉殿試考卷,距今已有163年。
* 在線查詢闈墨造句,用闈墨造句,用闈墨組詞造句,包含闈墨的句子。

其它詞語造句
秋闈造句
宮闈造句
薄田造句
跳樓造句
安貧守道造句
原裝造句
貪狼造句
靠墊造句
亡靈造句
夷戮造句
櫛沐造句
機變造句
弋陽造句
走走停停造句
梁山泊造句
除痘造句
土撥鼠造句
讀了造句
很重要造句
橐駝造句
流溢造句
池底造句
裝嵌造句
溝塹造句
校址造句
過膝造句
汲引造句
仁孝造句
勾描造句
陳勝造句
漢高祖造句
倘若,就造句
漢文帝造句
翹板造句
示眾造句
羊蹄造句
音叉造句
詞組造句
黃麻造句
濾網造句
哀思如潮造句
棉紡造句
耐旱造句
精邃造句
題句造句
墟市造句
不知自量造句
流落風塵造句
美白造句
毛骨造句
大天白日造句
好美造句
卡哇伊造句
次次造句
爬上爬下造句
一分一毫造句
熱效應造句
翰林院造句
無錫造句
認真做事造句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