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闈墨造句

    “闈墨”的解釋

    闈墨[wéi mò] 闈墨 別稱“試錄”。闈,科舉時代的試院。墨,試卷。明清將鄉、會試中式文章,選刻成書,明稱小錄,清稱闈墨。考場中應試者用墨筆,送試官前再經朱筆謄寫,故試卷有朱、墨二本。《清會典事例·禮部·貢舉》:“康熙九年議準:嗣后每年鄉、會試卷,禮部選其文字中程者,刊刻成帙,頒行天下。一應坊間私刻,嚴行禁止。”又:“三十二年復準:刊刻闈墨,務照原卷,若考官不照原卷發刻者,交部議處。” 《曾國藩家書》-收到家中寄來諸物63頁:“曾受恬自南京歸,余寄回銀四百兩,高麗參半斤,鹿膠阿膠共五斤、闈墨二十部。”
    用“闈墨”造句 第1組

    1、 許杏林說,通過這本《會試闈墨》可以看到,當年有276人中進士,而且有名有姓,非常確切,這與《清史稿》中的記載不盡相同。

    2、 考官惜才,四篇文章均以范文作“闈墨選刻”。

    3、 闈墨類似于現在的高考滿分作文,或者高分作文集。

    4、 同社生素揶揄之;及見闈墨,相視而驚,細詢始知其異。

    5、 平時沒事,吃完了飯在燈下揣摩新科闈墨

    6、 與末代狀元劉春霖同科的進士人數說法不一,根據清史稿的記載,1905年末代科舉共有273人中進士,但從《會試闈墨》一書中,卻只有276人。

    7、 倆師傅見智勇學業方面如此突出,又有了鄉試資格,便決定在八股、時文、闈墨文字等方面讓智勇多看多寫,兩人再給予指導,這樣今年鄉試的話把握更大一些。

    8、 此外,寧波教育博物館還保存有寧波最后一位狀元章鋆的闈墨卷,也就是科舉殿試考卷,距今已有163年。

    * 在線查詢闈墨造句,用闈墨造句,用闈墨組詞造句,包含闈墨的句子。
    闈墨

    其它詞語造句

    相關鏈接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