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須彌山造句

    “須彌山”的解釋

    須彌山[xū mí shān] 須彌山 (宗教術語)須彌山一詞來自婆羅門教術語,后佛教引用。須彌山(梵語: Sumeru),又譯為蘇迷嚧、蘇迷盧山、彌樓山,意思是寶山、妙高山,又名妙光山。 古印度神話中位于世界中心的山位于一小世界的中央(一千個一小世界稱為一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稱為一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為一大千世界,這就是“三千大千世界”的由來),后為佛教所采用。
    用“須彌山”造句 第1組

    1、施主一粒米,重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

    2、悠悠晨鐘,沉沉暮鼓,須彌山沐浴在縹緲云氣之中,從初升的旭日到傍晚的殘霞,天際風云變幻,白云蒼狗滾滾而過,時光終究不曾為任何人而停留。

    3、寧夏的須彌山石窟和石空山石窟,便是古代文明的留存.

    4、我獨坐在須彌山巔,將萬里浮云一眼看開。倉央嘉措 

    5、非銅非鐵亦非鋼,曾在須彌山下藏;不用陰陽顛倒煉,豈無水火淬鋒芒?誅仙利,戮仙亡,陷仙四處起紅光;絕仙變化無窮妙,大羅金仙血染裳。許仲琳 

    6、在里面無比的大,有很高蟠龍藻井與須彌山雕像的假山.

    7、須彌山石窟,在固原縣西北約60千米的須彌山中.

    8、須彌山石窟所在地固原,是漢唐絲綢之路東段北道要驛,該處民族雜居,提供了吸收不同文化的基礎。

    9、為了與羅剎夫人長相廝守,阿修羅王前往須彌山頂尋找不死之藥。

    10、帝釋、梵王無法阻擋,須彌山、鐵圍山也不能障礙。

    用“須彌山”造句 第2組

    11、佛經曰‘缽中一粒米,重如須彌山,今生不得道,披毛帶角還。

    12、又其國土,無須彌山,及金剛圍一切諸山,亦無大海、小海、溪渠、井谷,佛神力故,欲見則見。

    13、比如須彌山、鐵圍山、香水海、咸水海之類,所謂山海,應該都只是比喻而已。

    14、當下袁洪作起攝法,使個須彌山藏于芥子的手段,將滿山的猴子收在懷里,與鄧坤一道,駕起云,前赴金鰲島。

    15、在佛教世界中,傳說在須彌山四方,七金山與大鐵圍山間的咸海中,有四個大洲,稱為四大部洲。

    16、須彌山,欲界所依之地,具內典所載,以須彌山居海中,出入水面各八萬四千由旬(每由旬約四十里)。

    17、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布施。

    18、煩惱被快樂驅逐,郁悶被輕松取代。一路心情趨近蔚藍,笑容越發清新自然。獨坐須彌山巔,將萬里浮云一眼看開。旅途的奧妙,從你安排行程的那刻已然展露。

    19、我被俗世隱瞞,轉身時又被自己撞倒。從莫須有得罪名起步,行色簡單,心術復雜,這時戀人們騰出最敏感的地方,供我痛心。而我獨坐須彌山巔將萬里浮云一眼看開。倉央嘉措 

    20、這么多年,你一直在我心口幽居。我放下過天地,卻從未放過你。漸悟也要,頓悟也罷。世間事除生死,那一件事不是閑事。我獨坐須彌山巔,將萬里浮云一眼看開。倉央嘉措 

    用“須彌山”造句 第3組

    21、若三千大千世界內,山河、石壁、四大海水,能令涌沸;須彌山及鐵圍山,能令搖動;又令碎如微塵,其中眾生,悉令發無上菩提心。

    22、托林寺迦薩殿和桑耶寺,則以建筑形象描繪佛教世界形成模式--須彌山,表現出強烈的宗教宇宙觀。

    23、這場雪下得不大,但下了很久,無情崖邊的樹林銀裝素裹,滿是玉樹瓊枝,實有一番冰雪之美,遠處的須彌山還是包裹在云霧之中,不可褻瀆。

    * 在線查詢須彌山造句,用須彌山造句,用須彌山組詞造句,包含須彌山的句子。

    關于須彌山的詩句

    關于須彌山的成語

    其它詞語造句

    相關鏈接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