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兩的讀音 一兩的意思
一兩 一兩,計量單位。今以一斤的十分之一為一兩,一兩為十錢。現代1兩等于50克,1斤等于500克。按古制則1兩=31.25g。
- 一
- 兩
“一兩”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yī liǎng]
- 漢字注音:
- ㄧ ㄌㄧㄤˇ
- 簡繁字形:
- 一兩
- 是否常用:
- 否
“一兩”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計量單位。古以二十四銖為一兩,十六兩為一斤。今以一斤的十分之一為一兩,一兩為十錢。古代布帛,以古尺二丈為一端,二端為一兩。指少數。猶一雙。一輛。
網絡解釋
一兩
一兩,計量單位。今以一斤的十分之一為一兩,一兩為十錢。現代1兩等于50克,1斤等于500克。按古制則1兩=31.25g。
“一兩”的單字解釋
【一】:1.最小的正整數。見〖數字〗。2.表示同一:咱們是一家人。你們一路走。這不是一碼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紅柿。4.表示整個;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專一:一心一意。6.表示動作是一次,或表示動作是短暫的,或表示動作是試試的。a)用在重疊的動詞(多為單音)中間:歇一歇。笑一笑。讓我聞一聞。b)用在動詞之后,動量詞之前:笑一聲。看一眼。讓我們商量一下。7.用在動詞或動量詞前面,表示先做某個動作(下文說明動作結果):一跳跳了過去。一腳把它踢開。他在旁邊一站,再也不說什么。8.與“就”配合,表示兩個動作緊接著發生:一請就來。一說就明白了。9.一旦;一經: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單用或在一詞一句末尾念陰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聲字前念陽平,如“一半、一共”,在陰平、陽平、上聲字前念去聲,如“一天、一年、一點”。本詞典為簡便起見,條目中的“一”字,都注陰平。11.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樂譜上用作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的“”。見〖工尺〗。
【兩】:1.“兩”和“二”用法不全同。讀數目字只用“二”不用“兩”,如“一、二、三、四”。小數和分數只用“二”不用“兩”,如“零點二(0.2),三分之二”。序數也只用“二”,如“第二、二哥”。在一般量詞前,用“兩”不用“二”。在傳統的度量衡單位前,“兩”和“二”一般都可用,用“二”為多(“二兩”不能說“兩兩”)。新的度量衡單位前一般用“兩”,如“兩噸、兩公里”。在多位數中,百、十、個位用“二”不用“兩”,如“二百二十二”。“千、萬、億”的前面,“兩”和“二”一般都可用,但如“三萬二千”、“兩億二千萬”,“千”在“萬、億”后,以用“二”為常。2.雙方:兩便。兩可。兩全其美。兩相情愿。3.表示不定的數目,和“幾”差不多:過兩天再說。他真有兩下子。我跟你說兩句話。4.姓。5.質量或重量單位,10錢等于1兩,舊制16兩等于1斤,1兩合31.25克;后改為10市兩等于1市斤,1兩合50克。
“一兩”的相關成語
“一兩”的相關詞語
“一兩”造句
湖水在枯草叢里微微低語,遠處不時傳來一兩只小鴨的撲翅聲,使月夜的湖面更顯得孤寂和冷清。
大地已經沉睡了,除了微風輕輕地吹著,除了偶然一兩聲狗的吠叫,冷落的街道是寂靜無聲的。
瞧,玉米地里,一顆顆粗壯的玉米桿上都長著一兩個結實的玉米棒子。有的玉米棒子長到一塊去了,好像一對雙胞胎。
嫩葉上殘留著一兩滴雨露,淚珠一樣晶瑩。
除了蛙鼓,還有一兩聲清脆的蟬鳴點綴其間,還有偶爾星星點點不知名的蟲嘶,還有若有若無的輕風拂葉的沙沙聲,更增添了這鳴奏曲的生動性與活潑性。它們巧妙地配合在一起,一直在田園上空回蕩,回蕩……
一兩個月后了,小辣椒的變化可大了,它已經漸漸的由綠變紅,就像過節時門前掛的紅燈籠,格外耀眼。
再過一兩夜,秋霜在月下布滿山谷,然后退回到北面群山那邊稍作停留,好讓金黃的初秋溫柔地撫慰大地。輕微的茴香氣息彌漫在天空中。還有金菊的芬芳氣味。霧氣翻騰,被九月的月色沖破,露出一片蔚藍色的天空。
知音,能有一兩個已經很好了,實在不必太多。朋友之樂,貴在那份踏實的信賴。三毛
一兩點沒精打采的燈光,仿佛是瞌睡人的眼睛。
一兩智慧勝過十噸辛苦,腦袋決定口袋。牛根生
* 一兩的讀音是:yī liǎng,一兩的意思:一兩 一兩,計量單位。今以一斤的十分之一為一兩,一兩為十錢。現代1兩等于50克,1斤等于500克。按古制則1兩=31.25g。
基本解釋
計量單位。古以二十四銖為一兩,十六兩為一斤。今以一斤的十分之一為一兩,一兩為十錢。古代布帛,以古尺二丈為一端,二端為一兩。指少數。猶一雙。一輛。一兩
一兩,計量單位。今以一斤的十分之一為一兩,一兩為十錢。現代1兩等于50克,1斤等于500克。按古制則1兩=31.25g。【一】:1.最小的正整數。見〖數字〗。2.表示同一:咱們是一家人。你們一路走。這不是一碼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紅柿。4.表示整個;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專一:一心一意。6.表示動作是一次,或表示動作是短暫的,或表示動作是試試的。a)用在重疊的動詞(多為單音)中間:歇一歇。笑一笑。讓我聞一聞。b)用在動詞之后,動量詞之前:笑一聲。看一眼。讓我們商量一下。7.用在動詞或動量詞前面,表示先做某個動作(下文說明動作結果):一跳跳了過去。一腳把它踢開。他在旁邊一站,再也不說什么。8.與“就”配合,表示兩個動作緊接著發生:一請就來。一說就明白了。9.一旦;一經: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單用或在一詞一句末尾念陰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聲字前念陽平,如“一半、一共”,在陰平、陽平、上聲字前念去聲,如“一天、一年、一點”。本詞典為簡便起見,條目中的“一”字,都注陰平。11.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樂譜上用作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的“”。見〖工尺〗。
【兩】:1.“兩”和“二”用法不全同。讀數目字只用“二”不用“兩”,如“一、二、三、四”。小數和分數只用“二”不用“兩”,如“零點二(0.2),三分之二”。序數也只用“二”,如“第二、二哥”。在一般量詞前,用“兩”不用“二”。在傳統的度量衡單位前,“兩”和“二”一般都可用,用“二”為多(“二兩”不能說“兩兩”)。新的度量衡單位前一般用“兩”,如“兩噸、兩公里”。在多位數中,百、十、個位用“二”不用“兩”,如“二百二十二”。“千、萬、億”的前面,“兩”和“二”一般都可用,但如“三萬二千”、“兩億二千萬”,“千”在“萬、億”后,以用“二”為常。2.雙方:兩便。兩可。兩全其美。兩相情愿。3.表示不定的數目,和“幾”差不多:過兩天再說。他真有兩下子。我跟你說兩句話。4.姓。5.質量或重量單位,10錢等于1兩,舊制16兩等于1斤,1兩合31.25克;后改為10市兩等于1市斤,1兩合50克。
湖水在枯草叢里微微低語,遠處不時傳來一兩只小鴨的撲翅聲,使月夜的湖面更顯得孤寂和冷清。
大地已經沉睡了,除了微風輕輕地吹著,除了偶然一兩聲狗的吠叫,冷落的街道是寂靜無聲的。
瞧,玉米地里,一顆顆粗壯的玉米桿上都長著一兩個結實的玉米棒子。有的玉米棒子長到一塊去了,好像一對雙胞胎。
嫩葉上殘留著一兩滴雨露,淚珠一樣晶瑩。
除了蛙鼓,還有一兩聲清脆的蟬鳴點綴其間,還有偶爾星星點點不知名的蟲嘶,還有若有若無的輕風拂葉的沙沙聲,更增添了這鳴奏曲的生動性與活潑性。它們巧妙地配合在一起,一直在田園上空回蕩,回蕩……
一兩個月后了,小辣椒的變化可大了,它已經漸漸的由綠變紅,就像過節時門前掛的紅燈籠,格外耀眼。
再過一兩夜,秋霜在月下布滿山谷,然后退回到北面群山那邊稍作停留,好讓金黃的初秋溫柔地撫慰大地。輕微的茴香氣息彌漫在天空中。還有金菊的芬芳氣味。霧氣翻騰,被九月的月色沖破,露出一片蔚藍色的天空。
知音,能有一兩個已經很好了,實在不必太多。朋友之樂,貴在那份踏實的信賴。三毛
一兩點沒精打采的燈光,仿佛是瞌睡人的眼睛。
一兩智慧勝過十噸辛苦,腦袋決定口袋。牛根生